[实用新型]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6448.3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滕广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林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F16M11/10;F16M11/08;F16M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李永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方位 调节 金属制品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品支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包括支撑腿,支撑腿顶部设置有覆盖装置,覆盖装置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顶部设置有支撑板,连接杆设置在柱形孔内部,柱形孔开设在支撑腿顶端,固定块固定套设在连接杆一端外壁,固定块一端与转块一端接触,转块顶端开设有通孔,转块外壁与转槽内壁滑动连接,转槽开设在柱形孔内壁,螺杆固定安装在连接杆底端,螺杆螺纹贯穿螺母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一端与转块一端接触,支撑架底端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滚珠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底端,环形槽开设在支撑腿顶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金属制品支架不方便进行多方位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虚拟仿真实验和室内科研实验开始运用投影仪,固定式投影仪无法自由移动,调节投影高度、角度效果差,当投影仪投影中心不在投影幕布上时,则会产生偏差,对于虚拟仿真实验和室内科研实验而言,现有投影仪支架存在投影误差,与科研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符,另外,随着人们对投影要求的提高,无论是科研会议还是产品发布会,都在不断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这已经是人们对视觉感受的一种潜在要求,因此使用多个投影仪进行投影融合的应用引起了人们重视,投影融合技术需要灵活的投影仪支架,现有的支架并不能满足其要求,在多台投影仪进行画面融合时现有的投影仪支架存在无法提供灵活挪动及精准调整投影仪的问题,常规的固定式投影仪支架并不美观、实用,并且固定方式大多的是悬挂式安装,导致投影仪一旦固定便无法上下左右移动,导致播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达到对投影仪进行多方位调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设置有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连接杆,柱形孔,固定块,转块,转槽,螺母,螺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柱形孔内部,所述柱形孔开设在支撑腿顶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套设在连接杆一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一端与转块一端接触,所述转块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块外壁与转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槽开设在柱形孔内壁,所述螺杆固定安装在连接杆底端,所述螺杆螺纹贯穿螺母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一端与转块一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滚珠,环形槽,转杆,连接块,转盘,凹槽,弹簧,凸块,滑槽,所述支撑架底端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珠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底端,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支撑腿顶端,所述滚珠与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杆一端与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端贯穿支撑架一端与支撑架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转盘固定套设在转杆一端外壁,所述凹槽开设在转盘一端,所述弹簧一端与凹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固定安装在弹簧另一端,所述凸块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一端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滑槽开设在圆形槽内壁,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块顶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为圆盘形,转块通过固定块与螺母进行夹紧。
优选的,所述滚珠共若干个,若干个滚珠依次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底端,若干个滚珠依次与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为凸形,所述连接块共两个,两个连接块底端依次与支撑架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凹槽共两个,所述弹簧共两个,所述凸块共两个,所述滑槽共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方位调节的金属制品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覆盖装置使得金属制品支架在使用时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投影仪进行左右旋转来进行角度偏差的问题,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对投影仪进行更加方便的投影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多方位调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林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林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6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接头及发动机
- 下一篇:移动机器人底盘承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