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硬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81610.2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夏梦恬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硬度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硬度计,特别是涉及硬度计技术领域,包括竖架,竖架内壁后方开有T槽;当所需夹具的位置移动至对应仪身的位置后,将竖杆向上推动,弹簧二可展开,通过竖杆将十字条向上推动至原位后,十字条顶端可卡入齿轮外周的其他齿口内,然后将横条松开,横条可通过弹簧一的回弹而复位,横条右端可插入于插口内,十字条被限位后便无法下移,从而对齿轮限位,利用齿轮对齿台限位,可快速将所需的夹具更换至测量位置;同时,在推动齿台时可将其推动至不与齿轮齿合后,再将齿台向前移动,使T形滑块从T槽内移出,便可同时将多个夹具拆卸下并更换,实用性较好,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硬度计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硬度计。
背景技术
硬度计是一种硬度测试仪器,主要为里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邵氏硬度计、肖氏硬度计、巴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摩氏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等。
目前的便携式硬度计在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测量时,需要通过不同形状的夹具对被测物品进行夹持,由此则需要对夹具进行更换,由于夹具通常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更换效率较慢,且难以同时更换多个夹具,实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硬度计,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硬度计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
竖架,所述竖架内壁后方开有T槽,所述竖架内壁底部开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内贯穿有与开口固定的齿轮轴,所述开口底部开有十字槽,所述十字槽内设置有十字条,所述竖架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底板,两块所述底板内侧分别开设有侧口以及插口,所述侧口内设置有横条,所述横条左端与侧口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一,所述横条顶部开有顶口,所述横条底部开有竖槽,所述竖槽内贯穿有竖杆,所述竖杆外部套接固定有与竖槽固定的弹簧二;
齿台,所述齿台设有若干块且左右相邻设置于竖架内,所述齿台之间相固定,所述齿台背面均固定有T形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竖架顶部安装有正反马达,所述竖架内且位于齿台上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顶端贯穿出竖架顶部且与正反马达的动力端固定,所述丝杆前方设置有仪身,所述仪身后方固定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丝杆套。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槽底部贯通至竖架底部,所述十字条顶端贯穿出十字槽顶部且伸入于开口内,且所述十字条顶端卡入于齿轮外周的其中一个齿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顶端伸出于开口且与其中一块齿台底部的卡齿啮合。
进一步的,其中一块齿台后方的T形滑块卡入于T槽内,所述T槽左右两端分别贯通至竖架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条底端贯穿出十字槽且靠近横条顶部,且所述十字条底端与顶口相匹配,所述竖槽与顶口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条右端插入于插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当所需夹具的位置移动至对应仪身的位置后,将竖杆向上推动,弹簧二可展开,通过竖杆将十字条向上推动至原位后,十字条顶端可卡入齿轮外周的其他齿口内,然后将横条松开,横条可通过弹簧一的回弹而复位,横条右端可再次插入于插口内,十字条被限位后便无法下移,从而对齿轮限位,同时利用齿轮对齿台限位,便可快速将所需使用的夹具更换至测量位置;同时,在推动齿台时可将其推动至不与齿轮齿合后,再将齿台向前移动,使得T形滑块从T槽内移出,便可同时将多个夹具拆卸下并更换,实用性较好,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硬度计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81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取用的硫酸储存罐
- 下一篇:高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