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9423.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梅;李娜;许瑞青;王琪;王俊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1.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脚支座(2)、分隔板(3)和过滤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组脚支座(2),所述罐体(1)的内壁底端间隔设置有多组分隔板(3),多组所述分隔板(3)将罐体(1)的内壁底端依次分隔成初沉池(4)、厌氧池(5)、缺氧池(6)、好氧池(7)和二沉池(8),所述初沉池(4)的顶端设置有过滤机构(9);
所述过滤机构(9)包括筒体(91)、格栅(92)、螺旋杆(93)、电机(94)、出渣管(95)和进水管(96),所述筒体(91)的顶端贯穿罐体(1)的内壁顶端并延伸至罐体(1)的外侧,且所述筒体(91)的外表面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筒体(91)内设置有格栅(92),所述格栅(92)的一端倾斜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93),所述螺旋杆(93)的底端与筒体(91)的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93)的另一端贯穿筒体(91)的顶端并固定连接有电机(94),所述筒体(91)的外表面且靠近电机(9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渣管(95),所述筒体(91)的外表面且靠近格栅(9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96),所述进水管(96)的一端依次贯穿筒体(91)的内壁和格栅(92)的外表面与空腔的内壁相连通,所述筒体(91)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0),所述引流管(10)的底端与罐体(1)的内壁底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罐体(1)的内壁底端且位于引流管(10)的下方开设有一级排污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5)的底端设置有微生物填料层(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端且位于好氧池(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曝气管(13),所述曝气管(13)的一端贯穿罐体(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曝气盘(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二沉池(8)与好氧池(7)中间位置的分隔板(3)将二沉池(8)分割成单独的腔室,所述二沉池(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筒(15),所述罐体(1)的内壁底端且位于滤筒(15)的内壁下方开设有二级排污口(17),所述滤筒(15)的顶端设置有L型管(16),所述L型管(16)的一端贯穿分隔板(3)的外表面并与好氧池(7)的顶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一端且靠近初沉池(4)的一侧通过固定架(19)固定连接有除污机(20),所述除污机(20)的进料端通过排污管(21)分别与一级排污口(11)和二级排污口(1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一端且靠近二沉池(8)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8),且所述出水口(18)与二沉池(8)的内壁底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表面通过安装座(24)固定连接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进水端通过水管(22)与好氧池(7)的内壁底端相连通,所述水泵(23)的出水端通过水管(22)与厌氧池(5)的内壁底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94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发光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桑椹酒窖藏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