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7769.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6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谢记华;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74 | 分类号: | G01R31/74;G01R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输入 保险丝 断路 检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保险丝接在高压输入正端、高压输出正端之间,高压输入负端与高压输出负端相连;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高压输入正端连接,负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高压输出正端连接,正输出端、负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检测信号的端口、第二检测信号的端口;高压输出正端与高压输出负端之间接有第一电容。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保险丝的位置,给系统的维护和修理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交直流高压输入端的保险丝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持续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同时,电力电子设备使用量的日益增多,致使大量的高次谐波电流涌入各级电网,引起电网的电压正弦波严重畸形,危害电网用电安全。
针对以上问题,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源功率因数,减少电网污染,提高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率。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使输入的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相位保持一致,基本上可以完全消除电流波形的畸变,再将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成400V左右的高压直流,将直流高压作为总线给后端用电设备供电。在给各个分系统供电时,每个支路为了安全都会在用电设备的输入端串入保险丝,用烧断保险丝的方式隔离各支路出现短路或过流故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能够检测高压直流供电各个支路的保险丝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保险丝接在高压输入正端、高压输出正端之间,高压输入负端与高压输出负端相连;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高压输入正端连接,负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高压输出正端连接,正输出端、负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检测信号的端口、第二检测信号的端口;高压输出正端与高压输出负端之间接有第一电容。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器件少,参数调整灵活,简单方便,可靠性高,使用范围广,当支路保险丝发生烧断的情况时,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保险丝的位置,给系统的维护和修理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交直流高压输入端的保险丝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保险丝FU接在高压输入正端、高压输出正端之间,高压输入负端与高压输出负端相连;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继电器V1,第一光耦继电器V1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高压输入正端连接,负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高压输出正端连接,正输出端、负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检测信号的端口、第二检测信号的端口;高压输出正端与高压输出负端之间接有第一电容C1。
上述的光耦继电器是一种固态继电器,原理上相当于光耦加继电器的组合,用内部的发光二极管来控制次级输出场效应管导通或截止。当截止时,输出端具有较高的阻抗;而导通时,输出端的阻抗很低,相当于开关的作用。同时,光耦继电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无触点、寿命长、体积小和耐冲击的特点。光耦继电器还具有常开或常闭的模式,方便不同使用要求,选取合适的逻辑状态。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光耦继电器V1采用型号为J1H040-A10型光MOS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高压输入的保险丝断路检测电路,其工作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7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