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72197.3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霞;王国剑;苑申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15/00 | 分类号: | G09B1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一诺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刘丽娟 |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弦乐器 指法 练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训练技术领域,一种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装置,琴颈板正面设置弦枕和调弦组件,调弦组件用于调节琴弦的松紧度,品架组件中品丝为长条状,品丝的第一端为垂直与品丝延伸方向设置的夹持结构,品丝的第二端为螺钉架,且螺钉架与夹持结构设置在品丝的同一侧,手拧螺钉通过螺纹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紧固垫固定在手拧螺钉朝向夹持结构一侧的端部,手拧螺钉远离夹持结构一侧的端部为把手;品架组件架装在琴颈板的正面,品丝的底面抵接在琴颈板的正面,夹持结构和紧固垫固定在琴颈板的两侧,以将品丝固定在琴颈板上。该装置可进行有品弦乐器的指法训练,同时可调整品的位置,以模拟不同的有品弦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
中国古典乐器或西方乐器中,部分弦乐器均具有品或类似品的结构。以古典吉他为例,古典吉他琴颈很宽,长,指板上有弦枕并装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属制的横格,称之为“品”,它把琴弦划分为许多半音。在此类有品弦乐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为左手按品的练习。一般情况下只能适用乐器本身进行按品训练,乐器成本较高,同时不方便携带,不同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所需器材不同,不能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装置,该装置可进行有品弦乐器的指法训练,同时可调整品的位置以模拟不同的有品弦乐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品弦乐器指法练习装置,包括琴颈板、弦枕、调弦组件、琴弦和若干个品架组件,其中琴颈板为长条状长方形的板状结构,琴颈板正面的底部设置弦枕,琴颈板正面的顶部设置调弦组件,所述琴弦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弦枕上,琴弦的第二端缠绕固定在调弦组件上,该调弦组件用于调节琴弦的松紧度,
所述品架组件包括品丝、夹持结构、螺钉架和紧固垫,其中品丝为长条状,品丝的长度略大于琴颈板的宽度,品丝的第一端为垂直与品丝延伸方向设置的夹持结构,品丝的第二端为螺钉架,且螺钉架与夹持结构设置在品丝的同一侧,螺钉架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手拧螺钉通过螺纹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所述紧固垫固定在手拧螺钉朝向夹持结构一侧的端部,手拧螺钉远离夹持结构一侧的端部为把手;
所述品架组件架装在琴颈板的正面,品丝的底面抵接在琴颈板的正面,夹持结构和紧固垫固定在琴颈板的两侧,以将品丝固定在琴颈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品丝、夹持结构和螺钉架为一体形成的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的宽度大于品丝的宽度,以增加品丝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品丝的底面为平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紧固垫为圆形的板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紧固垫朝向琴颈板一侧设有橡胶垫。
作为优选的,所述琴颈板对应夹持结构一侧设有沿琴颈板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槽,所述夹持结构的部分嵌入到导向槽中,在手拧螺钉略退回的状态时,所述品架组件通过夹持结构与导向槽的配合在琴颈板上平移滑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指法练习装置模拟有品弦乐器,琴颈板、弦枕、调弦组件和琴弦采用所模拟乐器类似的结构,达成乐器的基本结构,另外采用品架组件作为品丝部分,其优点是可调整品架组件的位置,可通过简单操作调整品架组件的位置,使其可在琴颈板上滑动后定位,对应不同的有品弦乐器模拟训练使用。
另外,由于品架组件的结构可以拆卸,在品架组件拆卸后,剩余部分还可以作为无品弦乐器练习工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21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