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68858.5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俊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9/00 | 分类号: | A01C9/00;A01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张俊生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类 种植 多功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属于薯类种植技术领域。为解决功能单一,且不方便适应不同种植区域的问题,将需要播种的薯类种子导入薯类种子存箱内部种子存腔中,长期存储过程中,可通过吹风机和电加热板改变种子存腔内部的空气,保持薯类种子长期保持干燥,根据不同的播种需求,开关不同的电动阀,通过电动马达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阀板移动,可进行开关种子出料口,可适应不同的种植区域,从而可提高适应效果,适用性广泛,可方便犁地板进行播种工作,打开电动机可带动分散辊转动,分散辊在种子存腔内部击打薯类种子,可防止堵塞下料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这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块根和块茎,生长在土壤中。薯类作物一生分为生长前期和块根(茎)膨大期。其在生长的前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少,但十分敏感,缺肥会严重影响茎叶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从而影响块根(块茎)的形成。块根(茎)膨大期是地上、地下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肥最多,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薯类种植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在薯类种植播种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1、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2、不方便适应不同的种植区域。
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具有功能多,且方便适应不同种植区域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薯类种植用多功能排种装置,包括薯类种子存箱,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部安装有防护挡板,且所述驱动辊的外部安装有犁地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种子存腔,所述种子存腔的下方设置有存油腔,且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前端面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下料管与薯类种子存箱之间安装有电动阀,所述种子存腔的内部安装有分散辊,所述分散辊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位置与下料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分散辊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方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的下方安装有吹风机。
优选的,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后方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后端安装有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薯类种子存箱焊接连接,且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下方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上方安装有发动机,且发动机与传动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分散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薯类种子存箱的外部设置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位置与吹风机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的外部安装有柴油机外壳,所述柴油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柴油机,且柴油机与驱动辊传动连接,所述存油腔的内部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端安装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一端延伸至薯类种子存箱外部与柴油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阀的内部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板的一侧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延伸至电动阀外部通过导轨与电动阀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与螺纹杆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俊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俊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68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