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骨折修复椎体加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68159.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5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兵;周海宇;胡一村;蔺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张爽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骨折 修复 加压 | ||
一种脊柱骨折修复椎体加压器,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加压不易控制力度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布且丿形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中部铰接连接且开口相对,两个摆动杆右端内侧分别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夹板,两个夹板前后对称,两个摆动杆左端内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组成X形,固定板上设有上下轴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上端插入两个滑动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临床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骨折修复椎体加压器。
背景技术
脊柱加压器就是骨折修复术专用器械,也是一种现代骨折固定的新技术,它采用骨折和间接骨折复位技术,并用结合加压固定的方式来维持对骨折临时复位,使得手术暴露和软组织剥离最小化,能够使骨折愈合效果更好。现在对患者的骨骼进行固定时,直接通过人力加压比较费力或者用力过猛压迫到骨骼和骨膜、病发症的发病率高、难以临时加压固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脊柱骨折修复椎体加压器,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加压不易控制力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布且丿形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中部铰接连接且开口相对,两个摆动杆右端内侧分别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夹板,两个夹板前后对称,两个摆动杆左端内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组成X形,固定板上设有上下轴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上端插入两个滑动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逆时针转动转柄,使两个夹板相背移动,摆开一定的距离,使两个缓冲板对准患者的患处,反方向转动转柄,即可使两个夹板相对移动,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固定,避免了人工加压力度不易掌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板1,固定板1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布且丿形的摆动杆2,两个摆动杆2中部铰接连接且开口相对,两个摆动杆2右端内侧分别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夹板3,两个夹板3前后对称,两个摆动杆2左端内侧分别设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上分别开设有滑动槽5,两个滑动槽5组成X形,固定板1上设有上下轴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杆6,移动杆6上端插入两个滑动槽5内。
为了使移动杆6可左右移动,所述的固定板1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向槽7,导向槽7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滑动块8,移动杆6下端插入导向槽7内且与滑动块8固定连接。
为了使滑动块8可左右移动,所述的固定板1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丝杠9,丝杠9与滑动块8螺纹连接。
为了使丝杠9可转动,所述的丝杠9左端贯穿固定板1且设有转柄10。
为了防止丝杠9发生前后方向的滑动,所述的固定板1内转动连接有与丝杠9同轴的转环11,转环11与丝杠9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用力过猛,所述的两个夹板3相对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缓冲板12,缓冲板12和其对应侧的夹板3之间设有多个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68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管型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