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60833.0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李中;胡仁煌;张玉忠;熊华祥;罗会斌;赵春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25;F24F1/005;F24F1/0063;F24F1/0067;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晓菲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贯流风叶和扫风叶片,壳体设置有出风口;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扫风叶片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且扫风叶片被配置为能沿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摆动,以调整出风方向;其中,扫风叶片具有邻近出风口的第一端和远离出风口的第二端,第一端沿贯流风叶的径向指向第二端的间距为扫风叶片的宽度,且贯流风叶的直径与扫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为1.7‑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提升风量,提升整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常用的调节室内温度的设备,其风道排布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空调的导风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如果风道的利用率不高,空调整机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相关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风量以及整机性能还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升空调器的风量,进而提升空调器的性能,以改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壳体,壳体设置有出风口;
贯流风叶,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
扫风叶片,扫风叶片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且扫风叶片被配置为能沿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摆动,以调整出风方向;其中,
扫风叶片具有邻近出风口的第一端和远离出风口的第二端,第一端沿贯流风叶的径向指向第二端的间距为扫风叶片的宽度;
贯流风叶的直径与扫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为1.7-2。
通过将贯流风叶的直径与扫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配置为1.7-2,使贯流风叶和扫风叶片的配置优化,以便于提升扫风叶片的扫风范围,实现风量的提升,进而提升空调器的整机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贯流风叶的直径与扫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大于1.7 且小于2。
通过优化贯流风叶的直径和扫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确保扫风叶片的扫风范围得到提升,进而实现更大的送风范围,确保风量的利用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贯流风叶的径向,第二端指向贯流风叶的外周的间距为贯流风叶与扫风叶片的间距,且贯流风叶与扫风叶片的间距为15-20毫米。
在贯流风叶的直径和扫风叶片的宽度在一定比值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贯流风叶和扫风叶片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贯流风叶与扫风叶片的间距配置为15- 20毫米,进一步地优化了出风路径,提高风量的利用率,确保风量的提升,进而改善空调器的整机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贯流风叶与扫风叶片的间距大于15毫米且小于20 毫米。如此,可以确保贯流风叶和扫风叶片之间的间隙处于优化值,进而优化出风路径,提升风量,改善空调器整体的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包括蜗舌,蜗舌设置于壳体内。空调器可以利用蜗舌产生偏心涡来实现送风。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蜗舌具有朝向扫风叶片的第一侧和背离扫风叶片的第二侧,第二侧具有邻近贯流风叶的第三端;沿贯流风叶的径向,第三端与贯流风叶的外周的间距为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距;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距为3-5.5毫米。
通过贯流风叶位置的调整,使得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隙优化,从而实现出风路径优化的目的,以提高风量,改善空调器的整机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贯流风叶与蜗舌之间的间距大于3毫米且小于5.5 毫米。将贯流风叶和蜗舌之间的间隙优化,进而确保出风路径的优化,提升风量,提高空调器的风量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60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