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57222.0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先平;陈俊;顾兵;李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邹俊;郝传鑫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限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向限位系统,包括:座体、绕预定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座体上并用于与方向盘传动连接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齿条沿所述预定直线滑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齿条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朝所述齿条第二端移动的路径上;所述齿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四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件朝所述齿条第一端移动的路径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向限位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在转向结构中,汽车的方向盘与车轮之间没有直接的机械传动连接(比如:线控转向系统;一般方向盘转向后需要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车轮转向)。可是方向盘在转向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用户很容易将方向盘转过最大方向调节角度,出现方向盘转动角度失控的情况,容易影响汽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限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向限位系统,包括:座体、绕预定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座体上并用于与方向盘传动连接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齿条沿所述预定直线滑设在所述座体上;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齿条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朝所述齿条第二端移动的路径上;所述齿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四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件朝所述齿条第一端移动的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轴线与所述预定直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开设有沿所述预定直线延伸的孔道;所述齿条的中间段穿设在所述孔道内,所述齿条的第一端和所述齿条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孔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与所述齿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座体之间所述齿条外侧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第一螺母缩回所述孔道的移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第一螺母的边缘开设有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具有用于卡入所述第一条形缺口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条形缺口移动的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套筒插设在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上具有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定位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件为与所述齿条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四限位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座体之间所述齿条外侧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二螺母缩回所述孔道的移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靠近所述第二螺母的边缘开设有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具有用于卡入所述第二条形缺口内并可沿所述第二条形缺口移动的第二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套筒插设在所述第二凹腔内;所述第二凹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具有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定位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边缘向外张开;所述第二套筒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边缘向外张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7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