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篷布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55078.7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2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洋;邢红艳;闫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7/086 | 分类号: | B62J17/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薛茹丹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篷布 支撑 结构 | ||
一种车辆篷布支撑结构,包括绷带支架、张紧支架和绷带,绷带支架前后两端分别与车棚和车厢体连接,中部通过中支撑弯管进行支撑和连接,使绷带支架与车体进行稳定连接;通过将张紧支架的主弯管与绷带支架进行连接,副弯管铰接于主弯管两侧,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调节副弯管与主弯管之间的角度实现对绷带张紧力的调节;绷带设置于绷带支架和张紧支架所形成的框架体外部,绷带支架和张紧支架对绷带提供稳固支撑的同时,张紧支架还对绷带的张紧提供了调节功能。该支撑结构大大提高了棚架的稳定性,布棚张紧力足,保证了布棚支撑结构在整车形式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了整车寿命以及乘员的舒适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篷布支撑结构,属于电动车、摩托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轮、四轮电动客车及摩托客车所使用的布棚支撑结构设计存在棚架稳定性和布棚张紧力不足的问题。在整车行驶过程中,特别是路况较差的情况下,由于稳定性不足,布棚支撑架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易出现棚架摇摆、篷布松弛的现象,这对整车的使用寿命、乘员舒适性及安全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篷布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稳定性强,布棚张紧力足,保证布棚支撑结构在整车形式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整车寿命以及乘员的舒适性、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篷布支撑结构,包括绷带支架、张紧支架和绷带,所述的绷带支架包括纵向连接杆、中支撑弯管、后支撑弯管和连接竖管,所述的中支撑弯管包括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上部横杆,上部横杆的高度与车棚齐平,上部横杆两端分别通过弯管段一与位于其两端的竖管连接,两端竖管分别与其所在侧的车厢体两侧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连接杆为一对沿车体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直管,其后端与中支撑弯管的竖管固定连接,其前端与车棚固定连接;
所述后支撑弯管包括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后部横杆,后部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弯管段三与位于其前端的纵向杆后端连接,两端纵向杆前端分别与其所在侧的中支撑弯管中部靠下的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竖管为一对垂直于车体设置的竖向管,两竖向管的上端与后支撑弯管的后部横杆连接,下端与车厢体的后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张紧支架设置于中支撑弯管和后支撑弯管之间,包括主弯管和副弯管,所述主弯管包括横杆一、弯管段四和长竖管,所述横杆一沿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两端通过弯管段四与长竖管的上端连接,长竖管的下端通过螺栓一铰接于后支撑弯管的纵向杆前端;
所述的副弯管为一对,分别连接于主弯管的两侧,包括横杆二、弯管段五和短竖管,所述横杆二的长度与横杆一相同,并平行于横杆一设置,横杆二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在侧的弯管段五的上端连接,弯管段五的下端与短竖管的上端连接,短竖管的下端铰接于长竖管中部位置;
所述绷带至少设置一对,置于绷带支架和张紧支架所形成的的框架外部,其沿整个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前端通过锁紧卡扣一固定于车棚的上端,后端依次经中支撑弯管、张紧支架和后支撑弯管后通过锁紧卡扣二与车厢体后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在车棚与中支撑弯管之间设有加强支撑弯管,所述加强支撑弯管的结构和尺寸与中支撑弯管相同,两竖管下端分别与其所在侧的车座安装板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绷带支架前后两端分别与车棚和车厢体连接,中部通过中支撑弯管进行支撑和连接,使绷带支架与车体进行稳定连接;通过将张紧支架的主弯管与绷带支架进行连接,副弯管铰接于主弯管两侧,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调节副弯管与主弯管之间的角度实现对绷带张紧力的调节;绷带设置于绷带支架和张紧支架所形成的框架体外部,绷带支架和张紧支架对绷带提供稳固支撑的同时,张紧支架还对绷带的张紧提供了调节功能。该支撑结构大大提高了棚架的稳定性,布棚张紧力足,保证了布棚支撑结构在整车形式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了整车寿命以及乘员的舒适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海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5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