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0767.9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晓;王光祥;杨振邦;任亚辉;贺盼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产 显示 玻璃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属于显示玻璃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辊本体,牵引辊本体包括牵引辊芯轴,牵引辊芯轴的内部设有中空式的牵引辊芯轴内腔,牵引辊芯轴内腔中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牵引辊芯轴外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连接有冷却介质导入和导出装置。牵引辊芯轴内部为中空设计,可以通过利用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等不同介质将处于高温工况下工作的牵引辊部分热量带走,降低牵引辊自身温度,防止牵引辊发生变形,从而有效避免由于牵引辊变形影响显示载板玻璃的品质和频繁更换牵引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属于显示玻璃生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牵引辊是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控制牵引辊对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速度使显示载板玻璃达到要求的厚度。由于显示玻璃生产需要高温环境,因此长期处于高温工况下工作的牵引辊极易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会导致牵引辊不同部位径向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显示载板玻璃表面微裂纹、厚薄差等品质,极端情况甚至会发生断板风险。为了维持产线正常生产以往只能频繁更换牵引辊来解决,降低了产线的生产效率还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包括牵引辊本体,牵引辊本体包括牵引辊芯轴,牵引辊芯轴的内部设有中空式的牵引辊芯轴内腔,牵引辊芯轴内腔中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牵引辊芯轴外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连接有冷却介质导入和导出装置。
进一步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气体,冷却介质导入和导出装置包括旋转接头一,螺纹接口包括左端螺纹接口一和右端螺纹接口一,旋转接头一的一端连接左端螺纹接口一,旋转接头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气管,右端螺纹接口一处设有堵头,右端螺纹接口一的外侧沿轴向分布有排气孔。
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吸收热量的介质时,气管通过旋转接头接到牵引辊一端螺纹接口,而另一端的螺纹接口使用堵头堵死,压缩空气沿气管进入牵引辊芯轴内腔,将部分热量带走,然后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沿轴向均布的排气孔排除,防止牵引辊发生变形,之所以使用排气孔将热空气排出而不是使用另一端的螺纹接口排出,是为了避免热空气直吹伤人。
进一步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水,冷却介质导入和导出装置包括左端旋转接头二和右端旋转接头二,螺纹接口包括左端螺纹接口二和右端螺纹接口二,其中左端旋转接头二一端连接左端螺纹接口二,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右端旋转接头二的一端连接右端螺纹接口二,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回水管。
采用冷却水作为吸收热量的介质时,冷却水管分别通过旋转接头链接到牵引辊两端头的螺纹接口,牵引辊一端沿轴向均布的排气孔做密封处理,冷却水沿一端水管进入牵引辊芯轴内腔,将牵引辊部分热量带走,然后从另一端水管排出,形成一个冷却水循环回路,防止牵引辊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牵引辊芯轴的外部设有耐热纤维包覆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纤维包覆层为石棉材质或陶瓷材质。
进一步的,排气孔的数量为3~10个。
进一步的,导气管为不锈钢材质或PE材质,堵头为耐热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为不锈钢材质或耐热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生产显示载板玻璃的牵引辊,牵引辊芯轴内部为中空设计,可以通过利用压缩空气和冷却水等不同介质将处于高温工况下工作的牵引辊部分热量带走,降低牵引辊自身温度,防止牵引辊发生变形,从而有效避免由于牵引辊变形影响显示载板玻璃的品质和频繁更换牵引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0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