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动传感器接口指令集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49914.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欢;王云峰;梁金涛;李能成;胡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08;F16M11/16;H05K7/2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传感器 接口 指令 集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互动传感器接口指令集成设备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拉力杆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抓握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双手拉动抓握壁,抓握壁连接拉力杆,进而带动挡板,挡板使固定环带动支撑杆,进而拉动弹簧,拉力使弹簧伸张,此时将互动传感器放在连接管上面,工作人员将手慢慢松开,弹簧进行收缩,拉力杆和抓握壁在弹簧收缩力下对互动传感器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便于安装,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动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动传感器接口指令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
在现有技术中,互动传感器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互动传感器没有一个很好的固定方式,容易被其他物品碰到,影响接口接收指令,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动传感器接口指令集成设备,具有将互动传感器稳定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互动传感器接口指令集成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拉力杆,所述拉力杆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抓握壁,所述抓握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双手拉动抓握壁,抓握壁连接拉力杆,进而带动挡板,挡板使固定环带动支撑杆,进而拉动弹簧,拉力使弹簧伸张,产生足够的距离,此时将互动传感器放在连接管上面,连接管之间有空隙,可使空气在空隙之间流动,达到散热的效果,工作人员将手慢慢松开,弹簧没有拉力的支撑,进行收缩,拉力杆和抓握壁在弹簧收缩力下对互动传感器进行夹持固定,使互动传感器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底座上面,橡胶层上的螺旋纹增加摩擦力起防滑作用,操作简单,便于安装,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散热筒的内壁套接有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动传感器在长期工作中会产生热量,热量由散热片在散热筒上的通气孔散出,避免热量积累损坏互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接口角度位置时,可左右转动底座,使转轴在转盘内转动,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调整接口的位置来接收不同角度的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臂,安装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表面卡接有安装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将安装臂与安装盘卡接,便于安装,安装臂和安装盘对整体装置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盘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盘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反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鸿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9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