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碳管炉除氨除粉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49663.6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8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赵红艳;罗春波;刘信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18;F27D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 地址: | 1181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碳管炉 粉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墨碳管炉除氨除粉尘装置,炉体两端分别与进料端和出料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包括进料壳体,进料壳体的下端与水池连接;进料壳体的侧端通过进料密封门与炉体连接;所述出料端包括出料壳体,出料壳体的上端与喷淋塔的上端连接;喷淋塔的下部侧端与碱性循环池连接,碱性循环池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喷淋塔的顶端连接;出料壳体与炉体通过出料密封门连接;所述喷淋塔的侧部与引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进料时或出料时,片状氮化硼首先进入进料端或出料端,而进料端与水池连接,可将氨气吸收于水池之中;出料端设置喷淋塔及碱性循环池,可通过喷淋的方式吸收氨气及粉尘,从而保证了氨气和粉尘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氮化硼烧结炉。
背景技术
生产氮化硼时使用石墨碳管炉进行烧结,温度在1000℃,烧结时间为2小时,粉末状物料(粒度在4.00mm以下)利用压片机,将外形压缩成直径80mm,厚度10-20mm圆饼,放入碳管炉内进行烧结,烧结时出现大量氨气和粉尘;
现有的烧结炉包括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片状氮化硼从进料口进入炉体,烧结后从出料口输出;而进料和出料时,炉体内大量的氨气和粉尘从进料口和出料口溢出,不仅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设备堵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碳管炉除氨除粉尘装置,炉体两端分别与进料端和出料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包括进料壳体,进料壳体的下端与水池连接;进料壳体的侧端通过进料密封门与炉体连接;所述出料端包括出料壳体,出料壳体的上端与喷淋塔的上端连接;喷淋塔的下部侧端与碱性循环池连接,碱性循环池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喷淋塔的顶端连接;出料壳体与炉体通过出料密封门连接。
所述喷淋塔的侧部与引风机连接。
所述进料密封门和出料密封门均为电动门。
进料端设置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为沿进料壳体轴线方向的进料杆,所述进料杆可沿轴向移动。
出料端设置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料壳体轴线方向的出料杆,所述出料杆可沿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进料密封门和出料密封门,进料时或出料时,片状氮化硼首先进入进料端或出料端,而进料端与水池连接,可将氨气吸收于水池之中;出料端设置喷淋塔及碱性循环池,可通过喷淋的方式吸收氨气及粉尘,从而保证了氨气和粉尘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1两端分别与进料端和出料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包括进料壳体2,进料壳体的下端通过管道与水池4连接;进料壳体2的侧端通过进料密封门5与炉体1连接;所述出料端包括出料壳体3,出料壳体3的上端与喷淋塔6的上端连接;喷淋塔6的下部侧端与碱性循环池7连接,碱性循环池7与循环泵8连接,循环泵8的出水端与喷淋塔6的顶端连接;出料壳体3与炉体1通过出料密封门10连接;所述喷淋塔的侧部与引风机9连接。
所述进料密封门5和出料密封门10均为电动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进料时,片状氮化硼11首先通过进料门21放入进料壳体2内,然后关闭进料门21,再开启进料密封门5,通过输送装置(也可以人工通过操作杆)件片状氮化硼11送人炉体1内,此时,由于进料时开启进料密封门从炉体1流入至进料壳体内的氨气通过管道流入水池4内;出料时,首先关闭出料门31、开启出料密封门10,通过取料装置或人工通过操作杆将片状氮化硼11从炉体1内移至出料壳体3内;然后开启出料门放出片状氮化硼;取料时溢出的氨气及粉尘被引风机9所抽吸到喷淋塔6内,循环泵8将碱性循环池7内的液体从上向下喷淋氨气和粉尘,保证了氨气和粉尘的回收。
所述输送装置为沿进料壳体2轴线方向的进料杆22,所述进料杆22可沿轴向移动;可采用人工或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上述轴向移动。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料壳体3轴线方向的出料杆32,所述出料杆32可沿轴向移动;可采用人工或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上述轴向移动;电动方式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输出轴与丝杠连接,丝杠与丝母座螺旋连接,丝母座与进料杆或出料杆固定,这样,就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的旋转驱动丝母座直线运动,丝母座带动进料杆或出料杆运动。当然,进料杆与进料壳体间、出料杆与出料壳体间需要设置密封环来保证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首钢硼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9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