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44327.2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松;苏凌;张思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原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B1/80;E06B3/40;E05F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朱震林 |
地址: | 201721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建筑 幕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包括幕墙框架体,所述幕墙框架体设置成倾斜梯台状,所述幕墙框架体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安装有第一玻璃幕墙,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幕墙框架体内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幕墙框架体外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铰接安装有第二玻璃幕墙,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口内部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安装有第一玻璃幕墙,第一连接轴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使得通过旋转第二连接轴,从而能够对第一玻璃幕墙旋转调节,从而控制通风口的开闭处理,通风效果较好,调节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围护,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现有的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通风效果较差,而且不便于控制通孔口的开闭,调节操作不便,影响建筑幕墙使用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效果较差,而且不便于控制通孔口的开闭,调节操作不便,影响建筑幕墙使用的灵活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建筑的低碳建筑幕墙,包括幕墙框架体,所述幕墙框架体设置成倾斜梯台状,所述幕墙框架体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安装有第一玻璃幕墙,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幕墙框架体内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幕墙框架体外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铰接安装有第二玻璃幕墙,所述通风口和第一玻璃幕墙关于幕墙框架体对称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下端与幕墙框架体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安装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轴下部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第二连接轴下部外侧安装有主动链轮,且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玻璃幕墙外侧安装有外防护框体,且外防护框体一侧通过合页与第二开口内壁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防护框体和幕墙框架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外侧均设置有隔热涂层,且隔热涂层外侧设置有反光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通风口内部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安装有第一玻璃幕墙,第一连接轴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使得通过旋转第二连接轴,从而能够对第一玻璃幕墙旋转调节,从而控制通风口的开闭处理,通风效果较好,调节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而且第二玻璃幕墙外侧安装有外防护框体,且外防护框体一侧通过合页与第二开口内壁铰接,外防护框体和幕墙框架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固定,使得能够对第二玻璃幕墙进行转动开闭处理,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玻璃幕墙和第二玻璃幕墙外侧均设置有隔热涂层,且隔热涂层外侧设置有反光涂层,便于对玻璃幕墙外侧进行隔热和反光处理,提高了建筑幕墙使用的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原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原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4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电芯组装机构
- 下一篇:大口径聚四氟乙烯通风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