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内视镜及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43348.2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8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范树信;石成义;杨磊;刘斌;林晓阳;李鲁燕;宁翠翠;程学智;曹冬;吉学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2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用内视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用内视镜及客车,包括一种客车用内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面主体、镜面支撑板、支撑导杆和固定底座,所述镜面主体与镜面支撑板粘接固定,所述镜面支撑板背面设置有两个圆弧凸起,两个圆弧凸起之间形成年凹槽,所述支撑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能够插入到凹槽中,所述支撑导杆远离球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与支撑导杆上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支撑导杆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解决了现有内视镜在安装过程中易划伤、镜面可调节角度小、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用内视镜及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用内视镜主要用途是方便驾驶员观察后方乘客状况,传统的客车内视镜固定方式均为整体固定,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空间不足,容易划伤镜面主体;传统的客车内视镜支撑杆均为半球头结构,可调节角度小,如果安装位置不合适,有可能出现视野盲区;传统的客车内视镜镜面主体周圈均有塑料外壳,外观感觉劣质、低档,缺少设计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内视镜结构,以解决现有内视镜在安装过程中易划伤、镜面可调节角度小、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车用内视镜,包括镜面主体、镜面支撑板、支撑导杆和固定底座,所述镜面主体与镜面支撑板粘接固定,所述镜面支撑板背面设置有多个凸起,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支撑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能够插入到凹槽中,所述支撑导杆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圆弧状,数量至少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导杆远离球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与支撑导杆上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支撑导杆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凸起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另一端设置有螺母,通过在两弧形凸起之间连接螺栓,将插入凹槽的球头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导杆设置螺纹的一端还连接有螺母,当支撑导杆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后锁紧螺母,防止固定底座与支撑导杆连接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还预留有沉头孔,可以通过螺钉将固定底座固定在车身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导杆设置球头的一端采用圆锥结构,可增大镜面主体的调节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镜面支撑板与镜面主体接触面打磨粗化处理,以增大镜面支撑板与镜面主体的粘接力度,防止镜面在行车过程中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镜面主体周圈倒圆角处理,防止误伤乘客及使用人员,同时增加镜面主体外管效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车,该客车包括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内视镜,所述客车用内视镜与客车骨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支撑导杆球头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结构,增大了内视镜的转角角度,减小了视野盲区。
2、镜面主体与镜面支撑板粘接,内视镜周圈无塑料外壳,提高了整体外观效果。
3、固定底座、支撑导杆、镜面支撑板与镜面主体均可单独安装,有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内视镜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内视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内视镜侧面剖视图;
其中,1、固定底座;2、支撑导杆;3、镜面支撑板;4、镜面主体;5、螺钉;6、螺母;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3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条生产防过弯保护装置
- 下一篇:相框撑脚加工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