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再生零炭损给料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43241.8 | 申请日: | 202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乔瞻;陈成运;杨明远;靳庆杰;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3/32 | 分类号: | B65G33/32;B65G33/24;B65G33/14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再生 零炭损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零炭损给料输送装置,属于黄金矿山及环保行业中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给料外筒、轴承座、减速机、联轴器护罩均安装在底座上,减速机输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固定连接,减速机联轴器与连接轴组件中的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联轴器连接,连接轴安装在轴承座内,给料外筒前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轴承座螺栓连接、末端与支撑通过螺栓连接,联轴器外部设有联轴器护罩,螺旋系统的螺旋轴前端通过轴连螺栓与连接轴连接、末端与支撑转动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实现了再生活性炭给料、输送过程中无磨损、碾碎,实现了无炭损给料输送,通过对螺旋系统单体拆卸维修或替换,简化了维修操作且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黄金矿山及环保行业中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零炭损给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的再生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在黄金矿山行业和环保水处理行业,即活性炭在回转窑中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使其吸附的絮凝剂、油渍、COD组分等有机物发生挥发、分解、碳化以及氧化,从活性炭吸附孔隙中脱附下来,从而达到恢复活性炭吸附活性的目的。
行业中,活性炭一般通过螺旋给料或振动给料的方式输送进入到回转窑体内进行热再生。其中,与振动给料方式相比,螺旋给料输送方式因给料量精准可控而应用广泛,但常规螺旋给料输送颗粒活性炭时,在螺旋叶片和筒壁之间、输送轴与末端支架处均存在磨炭、碎炭现象,尤其在输送煤质炭、杏壳炭等低强度活性炭时更为明显,从而造成活性炭再生处理工艺中炭损量加大。
另外,由于活性炭再生处理过程中温度较高,常规螺旋给料机输出端因受热膨胀形变,常发生抱轴、碾磨现象,既加大炭损产生量,又了螺旋系统的寿命,且维修难度大,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零炭损给料输送装置,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炭损量大、螺旋系统的寿命降低,维修难度大和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减速机、减速机联轴器、联轴器护罩、轴承座、连接轴组件、给料外筒、轴连螺栓、螺旋系统、支撑和底座,其中给料外筒、轴承座、减速机、联轴器护罩均安装在底座上,减速机输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固定连接,减速机联轴器与连接轴组件中的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联轴器连接,连接轴安装在轴承座内,给料外筒前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轴承座螺栓连接、末端与支撑通过螺栓连接,联轴器外部设有联轴器护罩,螺旋系统的螺旋轴前端通过轴连螺栓与连接轴连接、末端与支撑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给料外筒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中部固定连接定位法兰,用于与再生设备主体端罩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轴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系统与给料外筒内壁的间隙≥2倍活性炭最大粒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料外筒为圆形、U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口为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单点或多点支撑固定在外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实现了再生活性炭给料、输送过程中无磨损、碾碎,实现了无炭损给料输送,通过对螺旋系统单体拆卸维修或替换,简化了维修操作且降低了维修成本,通过在实际上中的应用,验证了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3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自动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