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针痘痘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34521.2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胜武;郑艳;张丹;陈益周;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青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0 | 代理人: | 虞乘乘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针痘痘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防护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针痘痘贴,包括呈长方形结构的贴痘膜及其顶面中部区域呈点阵式粘接的若干固化微针,贴痘膜的顶面且位于若干固化微针的整体外围设有呈方框结构的防渗台,贴痘膜的宽边两端延伸设有可撕区,可撕区的顶面粘接有粘性贴片,贴痘膜的顶面粘接有防护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玻尿酸固化呈圆锥体结构的若干固化微针,并粘接在贴豆膜上,以便贴在皮肤上,并在贴豆膜上设置了防渗台,用于密封若干固化微针与皮肤上,避免了渗漏和气味扩散,阻止了灰尘粘附,且透明状不影响外观,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防护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针痘痘贴。
背景技术
人脸皮肤由于细菌的感染和油脂的堵塞毛孔,而造成皮肤长出痘痘。一般采用玻尿酸并配合维生素C或水杨酸涂抹消除痘痘,其容易挥发和散出味道,还有处在室外时易沾灰,且在室外不便携带涂抹。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微针痘痘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痘痘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针痘痘贴,包括呈长方形结构的贴痘膜及其顶面中部区域呈点阵式粘接的若干固化微针,所述固化微针呈圆锥体结构且其锥尖朝上,所述贴痘膜的顶面且位于若干固化微针的整体外围设有呈方框结构的防渗台,所述防渗台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化微针的高度,所述贴痘膜的宽边两端延伸设有可撕区,所述可撕区的顶面粘接有粘性贴片,所述可撕区与所述贴痘膜的交汇处开设有若干撕裂槽,所述贴痘膜的顶面粘接有防护膜。
优选的,所述固化微针有玻尿酸凝固而成,且其高度为1mm至1.5mm。
优选的,所述贴痘膜和所述可撕区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一体透明结构。
优选的,所述粘性贴片的两面均涂有胶水,且其朝向面与防护膜粘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膜采用硅胶制成透明状,且其底面中部上凹成卡台槽,所述卡台槽与所述防渗台外侧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卡台槽的内部顶面凸出设有与防渗台内端口卡接的防护层。
优选的,若干所述贴痘膜沿其宽度方向可并排组合,相邻两个所述贴痘膜沿其长度方向可首尾粘接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微针痘痘贴,通过将玻尿酸固化呈圆锥体结构的若干固化微针,并粘接在贴豆膜上,以便贴在皮肤上,并在贴豆膜上设置了防渗台,用于密封若干固化微针与皮肤上,避免了渗漏和气味扩散,阻止了灰尘粘附,且透明状不影响外观,具有实用价值。
2、该微针痘痘贴,通过设置的防护膜和其内的卡台槽、防护层,用于保护固化微针而减少被挤压破裂的几率,提高了贴豆膜携带过程中的完好率。
3、该微针痘痘贴,通过在贴豆膜两端设置的可撕区,以便撕除而组合成长条状,适用于皮肤长条区域的痘痘贴膜使用,同时贴豆膜可根据痘痘的区域,而并排组成方形等形状,提高了只针对痘痘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贴痘膜宽度方向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贴痘膜长度方向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膜仰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豆膜圆弧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豆膜圆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施乐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4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型LED支架
- 下一篇:一种隧道窑用窑尾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