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33895.2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4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彩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25 | 分类号: | B41M5/025;B41M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镭射 金属 反转 水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其由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有水转印纸、透明热溶胶一、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透明保护油,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位于透明热溶胶一的上方,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具有印刷颜色层,印刷颜色层的字体和图案为正的或反的,透明热溶胶一贴于物体表面,光线角度不同可呈现镭射彩幻效果和国际颜色层,印刷颜色层的字体或图案为国际颜色系列,镭射幻彩金属感效果好,颜色不失真,同时水转印纸操作简单,降低人工成本,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印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转印膜都是正贴到物体上,传统的正转印膜结构,由上依次排列设置包括被贴物体、热溶胶、架桥胶、拉丝和纹路层、架桥胶、保护胶、固定转移胶,最后喷油保护,其中固定转移胶须升温后人工去胶,由于使用架桥胶和保护胶太多,镭射层或金属热烫层位于印刷油墨层的下方,镭射幻彩呈现金属感效果不强,且颜色失真,颜色无法按国际色系进行生产,人工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降低了贴膜的生产效率,同时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浪费人工和电力资源。
目前大多使用镭射彩幻金属感水标结构,也没有反转印镭射水标结构,镭射幻彩呈现效果差,颜色失真,无法按照按国际色系进行生产,需要去胶处理,浪费设备能源,操作麻烦,不能满足镭射彩幻金属感的正反彩印金属感和颜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采用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位于印刷颜色层上方,印刷颜色层的字体或图案为国际颜色系列,镭射幻彩金属感效果好,颜色不失真,同时水转印纸操作简单,降低人工成本,环保节能,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所述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由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有水转印纸、透明热溶胶一、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透明保护油,所述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位于所述透明热溶胶一的上方,所述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具有印刷颜色层,所述印刷颜色层的字体和图案为正的或反的,所述透明热溶胶一贴于物体表面。
优选地,所述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有全面或局部体现镭射彩幻。
优选地,所述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的厚度为15-18um。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油的厚度为15-18um。
优选地,所述透明热溶胶一的厚度为18-20um,所述透明热溶胶二的厚度为15-18um。
优选地,所述水转印纸的厚度为15-17um。
优选地,所述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包括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印刷颜色层,所述印刷颜色层为国际色系颜色层,并结合于所述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与热溶胶一之间。
优选地,所述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包括印刷颜色层和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所述镭射彩幻层或金属热烫膜结合于印刷颜色层与热溶胶一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透明保护油的外表面还设有透明热溶胶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由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有水转印纸、透明热溶胶一、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透明保护油,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位于透明热溶胶一的上方,镭射质感显色组合层具有印刷颜色层,印刷颜色层的字体和图案为正的或反的,透明热溶胶一贴于物体表面,光线角度不同可呈现镭射彩幻效果和国际颜色层,印刷颜色层的字体或图案为国际颜色系列,镭射幻彩金属感效果好,颜色不失真,同时水转印纸操作简单,降低人工成本,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镭射彩幻金属感反转印水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彩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彩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3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高压数字兆欧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谱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