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前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31164.4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二瓶秀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前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能够抑制车体的下方产生由前往后流动的乱流,且能够兼顾组装作业中与搬送用吊架的连接性。车体前部结构包括:轮罩,设置在车体上,并对应于车轮;底盖,从所述轮罩的后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后方延伸设置,且覆盖所述车体的下表面;以及前盖,连接所述轮罩与所述底盖,其中所述前盖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所述轮罩的下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弯曲,并且所述前盖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位在所述车体的下表面所设的搬送用基准孔的正下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车体前部结构,通常会在车体下方设有用来收容车轮的轮罩以及覆盖车体的下表面的底盖。为了将轮罩内的空气排出,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车辆行驶时将从车辆前方流入轮罩内的空气引导到车轮后方并从轮罩内靠近车轮后方的端部经由开口部往地面排出的结构。但是,这样的作法可能在轮罩内靠近车轮后方的端部产生垂直向下的气流,由此与由车辆的前方通过轮罩与底盖下方而往后方流动的行驶风发生碰撞(即,对行驶风产生干扰)。另外,这样的结构没有考虑到在组装作业时的搬送用吊架的连接性,因而只能在没有连接搬送用吊架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4-058182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能够抑制车体的下方产生由前往后流动的乱流,且能够兼顾组装作业中与搬送用吊架的连接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包括:轮罩,设置在车体上,并对应于车轮;底盖,从所述轮罩的后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后方延伸设置,且覆盖所述车体的下表面;以及前盖,连接所述轮罩与所述底盖,其中所述前盖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从所述轮罩的下方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弯曲,并且所述前盖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位在所述车体的下表面所设的搬送用基准孔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盖设置在所述底盖的下方,且所述前盖与所述底盖共同紧固在所述车体的下表面。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前盖连接轮罩与底盖,其中前盖具有从轮罩的下方朝向车体的外侧弯曲的弯曲部,且前盖具有位在车体的下表面所设的搬送用基准孔的正下方的切口部。如此,轮罩内往下方流出的气流能够将通过前盖的弯曲部引导至后方的底盖。并且,前盖经由切口部避开搬送用基准孔,因而能够在连接有搬送用吊架的状态下进行组装。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能够抑制车体的下方产生由前往后流动的乱流,且能够兼顾组装作业中与搬送用吊架的连接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体前部结构应用在车体上的局部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在从内侧往外侧的视角上观看图1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在从外侧往内侧的视角上观看图1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车辆;
52:车体;
52a:搬送用基准孔;
54:车轮;
100:车体前部结构;
110:轮罩;
120:底盖;
130:前盖;
132:弯曲部;
134:切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1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产品自动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靶面定向的履带靶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