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29527.0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波;陈颖;卢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义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申文涛 |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余 回收 功能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所述的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具、动模具、连接块、注塑进料通道、注塑嘴、储料腔、进料管、回收腔、回流管;所述的定模具和动模具通过连接块扣合构成一封闭的注塑腔,动模具顶端中部设有注塑嘴,注塑嘴通过注塑进料通道连通注塑腔,储料腔通过进料管连通注塑嘴,注塑腔最高点的侧面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回流管连通模外的回收腔。本实用新型采用回流管和回收腔对余料进行回收处理,设置溢流口防止余料过度溢出,增强注塑品的紧实度,减少了注塑原料的浪费,避免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在挤压成型模塑的同时,会挤压出大量多余的热熔塑料,这部分塑料大多从定模具和动模具的连接处的两侧被挤压出模具外部,对注塑原料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注塑原料的溢出会使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对余料进行回收处理,减少注塑原料的浪费,避免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注塑模具在挤压成型模塑的同时,会挤压出大量多余的热熔塑料,这部分塑料大多从定模具和动模具的连接处的两侧被挤压出模具外部,对注塑原料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注塑原料的溢出会使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对余料进行回收处理,减少了注塑原料的浪费,避免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料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具1、动模具2、连接块3、注塑进料通道4、注塑嘴5、储料腔6、进料管7、回收腔8、回流管9;所述的定模具1和动模具2通过连接块3扣合构成一封闭的注塑腔10,动模具2顶端中部设有注塑嘴5,注塑嘴5通过注塑进料通道4连通注塑腔10,储料腔6通过进料管7连通注塑嘴5,注塑腔10最高点的侧面设置有溢流口11,溢流口11通过回流管9连通模外的回收腔8。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塑进料通道4的进料端采用漏斗形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回流管和回收腔对余料进行回收处理,设置溢流口防止余料过度溢出,增强注塑品的紧实度,减少了注塑原料的浪费,避免定模具和动模具出现位置移动影响模具的成模效果,同时,注塑进料通道、注塑腔和回流管的连通可以排除产生的气泡,提升模具的成模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具、2-动模具、3-连接块、4-注塑进料通道、5-注塑嘴、6-储料腔、7-进料管、8-回收腔、9-回流管、10-注塑腔、1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义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义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9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物流分拣智能车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降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