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形机翼装置、机翼及飞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7027.3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项博;陈昌宁;党逸飞;常远;赵怡冰;张雨博;祝顺顺;彭明康;李余立;王晓璐;刘战合;张昕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40 | 分类号: | B64C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450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机翼 装置 飞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变形机翼装置、机翼及飞行设备。变形机翼装置,用于飞行器的机翼,所述变形机翼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用于输出动力;连接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滑动限位件,所述滑动限位件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机翼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机翼组件的摆动角度。实施例通过连接组件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机翼组件不同状态的改变,也就是说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机翼组件的连接,并且通过外力从而实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机翼组件之间的相互运动,从而实现将所述机翼组件变换到所需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变形机翼装置、机翼及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对无人航空器的研究不断深入,无人航空器的适用范围也日益得到扩展。其凭借着其在空中进行飞行运输方便快捷的优点逐步应用于各行业。但目前,在大多数的无人机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由于机翼的设计通常为固定形式,因此无人机起降需要一定的场地环境。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人机机翼在受到作业环境受限制,即在场地不能提供给无人机足够的起降空间时,无法通过适当的调整无人机的前掠翼状态,从而实现改变机翼状态改变对起降场地的要求,也无法实现既要缩短起降距离的同时,又满足在着飞行速度较慢无法快速响应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机翼装置,用于飞行器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机翼装置包括:动力组件,用于输出动力;
连接组件,与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活动连接;
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滑动限位件,所述滑动限位件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机翼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机翼组件的摆动角度。
实施例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机翼组件,实施例通过连接组件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机翼组件不同状态的改变,也就是说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机翼组件的连接,并且通过外力从而实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机翼组件之间的相互运动,从而实现将所述机翼组件变换到所需的状态。而且,实施例是通过在动力组件通过输出动力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通过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连接组件,从而实现机翼组件的自动变换状态。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限位件包括:
第一活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并且能够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移动;及,
第二活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并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本体和所述机翼组件活动连接。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活动件可移动连接。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槽为弧形槽。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机翼组件包括第一翼梁,设置在连接本体的一侧,并且分别与第一活动件和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
第二翼梁,设置在连接本体远离所述第一翼梁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及,
翼架组,所述翼架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翼梁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翼架组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翼肋,所述翼肋为间隔分布的分别所述第一翼梁与所述第二翼梁连接;
第三翼梁,设置在所述翼肋上。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翼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第二活动件配合安装。
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飞行器连接安装;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7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机械控制推土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压缩空气烘干功能的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