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26297.2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6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赵春;向光军;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欧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3/00 | 分类号: | F16L13/00;F16L5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0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柔性 接口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属于水泥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安装在相邻水泥管道间的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用于缓冲相邻水泥管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还包括用于覆盖第一柔性层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密封相邻水泥管道;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还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用于密封第一柔性层和防水层至相邻水泥管道的连接接口上。本申请具有提高相邻水泥管道连接接口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泥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
背景技术
水泥管道又称水泥压力管、钢筋混凝土管,它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建基中下水管道,可以排污水,防汛排水,以及一些特殊厂矿里使用的上水管和农田机井;通常分为平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柔性企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承插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F型钢承口水泥管、平口套环接口水泥管和企口水泥管等;平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具有制作难度小、生产效率高和制作成本低,因此使用较为广泛。
目前,平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道一般采用采用钢丝网混凝土抹带,首先采用100mm宽钢丝网沿接口满布一圈,然后用水泥砂浆抹30-50厚接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钢丝网混凝土抹带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相邻水泥管道的连接接口易损坏,导致相邻水泥管道连接接口的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相邻水泥管道连接接口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包括用于安装在相邻水泥管道间的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用于缓冲相邻水泥管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还包括用于覆盖第一柔性层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密封相邻水泥管道;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还包括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用于密封第一柔性层和防水层至相邻水泥管道的连接接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水泥管道进行连接时,首先将待安装的水泥管道搬运至所需处,随后将第一柔性层安装在相邻水泥管道之间,并使第一柔性层分别抵接在相邻水泥管道的端部,随后将防水层安装在柔性层上,最后通过密封层将第一柔性层和防水层密封在相邻水泥管道的连接接口上;在第一柔性层的作用下,对相邻水泥管道的沉降引起相邻水泥管道具有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进行缓冲,降低了相邻水泥管道碰撞导致相邻水泥管道连接接口出现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水泥管道连接接口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水泥管道内的液体出现泄漏的可能性;在防水层的作用下,对第一柔性层进行覆盖,进一步降低了水泥管道内的液体通过连接接口出现泄漏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外界水源经过连接接口进入水泥管道内的可能性;在密封层的作用下,将第一柔性层和防水层密封在水泥管道上,进而对相邻的水泥管道进行连接;同时,在密封层的作用下,降低了管道内液体泄漏以及外界液体进入管道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层包括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用于水泥管道相互靠近对压缩柔性板并引起柔性板形变,所述柔性板上开设有与水泥管道内径相适配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管道因沉降出现某端倾斜时,水泥管道对柔性板进行压缩,柔性板受压过程中出现形变,降低了连接接口出现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在柔性板的作用下,允许相邻的水泥管道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倾斜,沉降,提高了相邻连接接口的稳定性;在通孔的作用下,便于水泥管道对液体进行输送。
可选的,所述柔性板包括第一聚乙烯发泡板,所述第一聚乙烯发泡板位于相邻水泥管道之间并抵接在水泥管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管道出现倾斜时,水泥管道对第一聚乙烯发泡板进行压缩形变,进而降低了连接接头损坏的可能性;聚乙烯发泡板具有表面吸水率低、防渗透性能以及具有良好形变量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设置在第一聚乙烯发泡板上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位于所述第一聚乙烯发泡板背离水泥管道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欧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欧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6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