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3307.7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鲲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oi 打光 光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该装置包括灯板和若干排发光元件;其中,所述若干排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板上,且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均朝所述灯板的中心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通过将灯板上的每个发光元件均朝灯板的中心倾斜设置,使得光斑呈现中间亮两边暗的现象,从而能够与锡珠的轮廓相契合,打出最适合锡珠检测的光线,具有较好的锡珠缺陷辨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锡珠是在焊接作业时产生的主要缺陷,主要集中在PCB板上元器件侧面和附近区域,直径一般在0.2mm到0.4mm之间。因为锡珠不但容易存留在电子产品内引起异响,从而引发不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脱落的锡珠可能造成组件短路,严重影响电子产品质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会对PCB板上的锡珠进行检测。
目前,主要是利用人工目视和自动光学检测(简称AOI)这两种检测方式来识别锡珠缺陷。其中,人工目视的检测方式由于工人容易产生疲劳,检测效率无法长久保持稳定,而且人力成本高;而自动光学检测(AOI)的检测方式虽然有着人工无法比拟的高效率,但对于打光光源的要求是比较高,现有的打光光源无法打出最适合锡珠检测的光线。
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灯板和若干排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若干排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板上,且每一所述发光元件均朝所述灯板的中心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珠。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壳;
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底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透镜;
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底壳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底壳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底壳采用高导热的铝、铜、铝铜合金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底壳采用高导热的陶瓷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所述底壳上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AOI打光光源装置中,每个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OI打光光源装置,通过将灯板上的每个发光元件均朝灯板的中心倾斜设置,使得光斑呈现中间亮两边暗的现象,从而能够与锡珠的轮廓相契合,打出最适合锡珠检测的光线,具有较好的锡珠缺陷辨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3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净化车间的便于拆装送风口盖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固定的防水式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