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鳝立体循环水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8178.4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袁泉;周文宗;吕巍巍;黄伟伟;孙小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张竹梅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鳝 立体 循环 养殖 装置 | ||
一种黄鳝立体循环水养殖装置,该装置包含如下组件:养殖水槽(1)、系统支架(2)、底板(3)、排污口(4)、幼苗防逃装置(5)、回水管(6)、内循环水泵(7)、给水管下(8)、微滤机(9)、UV杀菌灯(10)、集水箱(11)、外循环水泵(12)和给水管上(13)。本实用新型的黄鳝立体循环水养殖装置可实现黄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从单层到立体的转变,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黄鳝生产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实现黄鳝高效健康养殖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鳝工厂化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黄鳝立体循环水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黄鳝网箱养殖的不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水环境污染、病害频发、饲料利用率低、管理劳动强度大、养殖季节集中等问题。发展黄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实现全年生产,资源利用率高,节水节地,同时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生产管理、收获、质量安全等容易控制,产品可做到均衡上市,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当前黄鳝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设备系统和高密度生境为前提的设施养殖技术有待完善;工厂化养殖成本高,投资大等问题阻碍了黄鳝工厂化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因此,基于黄鳝生物学特性,如何优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装置,充分利用养殖空间,提高单位产量和效益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鳝立体循环水养殖装置,该装置包含如下组件:
养殖水槽1、系统支架2、底板3、排污口4、幼苗防逃装置5、回水管6、内循环水泵7、给水管下8、微滤机9、UV杀菌灯10、集水箱11、外循环水泵12和给水管上13;
其中,养殖水槽1由系统支架2支撑起来,养殖水槽1共三层,每层长宽高分别为6000×2000×350mm,养殖水槽底部加底板3,左端抬高50mm,向右端倾斜,构成斜坡;两层养殖水槽之间间隔300mm,方便人工喂食等操作,三层养殖水槽总高2100mm;
整个装置因养殖水槽1分三层,装置的每层均分布有一个底板3、排污口4、幼苗防逃装置5、内循环水泵7、给水管下8和给水管上13;
整个装置中,系统支架2、回水管6、微滤机9、UV杀菌灯10、集水箱11、外循环水泵12分别只有一个;
养殖水槽1内部安装有内循环水泵7,内循环水泵7进水口处设幼苗防逃装置5,内循环水泵7从养殖水槽1右端泵水经过给水管下8循环到左端,在养殖水槽1内部实现水体循环流动;
养殖水槽1中的循环水体可通过排污口4进行粗颗粒废物沉淀过滤,养殖水槽1内部的水体可通过回水管6进入微滤机9,再通过UV杀菌灯10杀菌之后进入集水箱11,再通过外循环水泵12进入给水管上13,最后输送到养殖水槽1中;
所述系统支架2通过焊接工艺按照固定尺寸焊接固定,所述养殖水槽1按照固定尺寸定制后直接放置在系统支架2上面,可拆卸;所述底板3为定制木制底板,直接放置在养殖水槽1左端下面,使养殖水槽1左端抬高50mm,形成斜坡;所述排污口4通过PVC管与养殖水槽1固定连接;所述幼苗防逃装置5通过焊接工艺与养殖水槽1固定连接;所述回水管6通过打孔工艺与养殖水槽1右端和微滤机9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给水管下8通过打孔工艺与养殖水槽1和内循环水泵7固定连接;所述微滤机9与UV杀菌灯10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UV杀菌灯10通过卡槽设计和管道与集水箱11固定连接;所述给水管上13通过打孔工艺与集水箱11和养殖水槽1固定连接;
所述养殖水槽1材质为优质PP板材,系统支架2为镀锌管,回水管6、给水管下8和给水管上13均为PVC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8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