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05591.5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超;钱炜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赣药业(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B01D3/14;B01D3/4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磺胺 合成 中混酸 副产物 分离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它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设置有进料管和换热出料管;精馏塔,所述精馏塔的下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预热器相连通且其底部通过第一回流比控制器与所述预热器相连通;再沸器,所述再沸器通过第一回流比控制器与所述预热器底部相连通且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精馏塔的下部相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精馏塔的顶部相连通。可以获得浓缩、可市售的醋酸溶液和硫酸溶液(含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混酸副产物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110542066.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磺胺联产羟胺类产品和有机酸下游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绿色工艺,包括将盐酸混酸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硫酸和联产盐酸,得到的硫酸进入硫酸混酸处理路线;部分联产盐酸与硝基烷烃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有机混酸和联产盐酸羟胺,有机混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联产有机酸;将硫酸混酸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有机物和联产硫酸;有机物进行反应结晶,联产对氨基苯磺酸;部分联产硫酸与硝基烷烃进行水解反应,得到联产硫酸羟胺产品和有机混酸,有机混酸进行分离,得到联产有机酸。该工艺实现了工业磺胺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可以联产羟胺类产品和有机酸下游产品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可见,上述专利公开了对混酸副产物进行处理的现实需要。然而,现有的混酸处理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难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它包括:
预热器,所述预热器设置有进料管和换热出料管;
精馏塔,所述精馏塔的下部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预热器相连通且其底部通过第一回流比控制器与所述预热器相连通;
再沸器,所述再沸器通过第一回流比控制器与所述预热器底部相连通且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精馏塔的下部相连通;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精馏塔的顶部相连通。
优化地,它还包括:
第二回流比控制器,所述第二回流比控制器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且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精馏塔的上部相连通。
优化地,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温度为105~118℃。
优化地,所述精馏塔的塔板数为5~10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比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回流比控制器的控制数值相互独立地为1:5~9.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通过将预热器、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等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混酸(含有25~40%硫酸、5~8%醋酸、2~5%有机物和50~68%水,质量含量)进行分离处理,以获得浓缩、可市售的醋酸溶液和硫酸溶液(含有机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工业磺胺合成中混酸副产物的分离处理装置,主要包括预热器1、精馏塔2、再沸器3和冷凝器4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赣药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吴赣药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5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