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接线防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4667.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艳;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2 | 分类号: | H01R13/642;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接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接线防错结构,包括:电器件,所述电器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和若干第二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均对应一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电器件上,所述遮挡件上开设有若干引导口,每一所述引导口均贯穿所述遮挡件设置,且每一所述引导口均经过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若干线缆件,每一所述线缆件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遮挡件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储能电池簇进行线缆连接的辅助结构,消除了线缆件接错的可能性,通道引导口为线缆件的安装提供了引导,极大提高了线缆安装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线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接线防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锂电池等储能装置的进一步应用,为了使得多块电池之间实现均衡连接,往往采用将若干电池通过动力线缆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电池簇结构,对于这种电池簇结构往往需要在安装完若干插箱后再人工对动力线缆进行安装,较为常见地会采用一根动力线缆的一端接上插箱的正极,动力线缆的另一端接此插箱相邻插箱的负极。然而,在人工安装动力线缆时,受到插箱接口位置以及线缆本身的影响,对动力线缆的安装极为不便,还容易出现错连两个插箱的动力线缆组件接在同一个插箱的正负极使此插箱短路,严重时还会导致爆炸起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接线防错结构,包括:
电器件,所述电器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端和若干第二连接端,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均对应一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
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电器件上,所述遮挡件上开设有若干引导口,每一所述引导口均贯穿所述遮挡件设置,且每一所述引导口均经过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
若干线缆件,每一所述线缆件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遮挡件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引导口均包括:两插入部和一连接部,两所述插入部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两所述插入部分别正对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每一所述线缆件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所述插入部设置,且所述线缆件的中部容置于所述连接部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的内轮廓呈圆形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内轮廓呈长条形设置,且所述插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向宽度。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件呈板体结构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器件为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箱和至少一电池簇,所述储能箱呈中空的箱体结构设置,所述电池簇安装于所述储能箱内,且所述储能箱的一侧形成有敞开口,所述遮挡件安装于所述敞开口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池簇均包括若干插箱,每一所述插箱上均设置有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一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为正极,所述第二连接端为负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池簇的若干所述插箱呈依次排列设置,每一所述插箱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均通过所述线缆件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插箱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引导口的所述连接部的内轮廓均呈L形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簇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电池簇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电池簇的若干所述插箱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且一所述电池簇正对的若干所述引导口的形状与另一所述电池簇正对的若干所述引导口的形状呈镜像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