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96289.8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2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刘丹丹;宋端阳;董鹏伟;周光权;张书兵;田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B01D53/50;B01D53/7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装置 湿法 脱硫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设备。该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筒体,筒体内安装有上下布置的导流叶片筒和叶轮机,导流叶片筒由多个导流叶片周向间隔布置而组成,相邻的两个导流叶片之间的间隔供烟气通过;导流叶片筒的上端固定安装封板,下端与叶轮机连接;筒体的内壁上固定集液槽,集液槽在竖直方向位于导流叶片筒的下侧;集液槽的上表面开设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导流叶片筒的进液口。通过设置导流叶片筒、叶轮机以及封板,可以对高速流动的烟气实现离心,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的雾滴的分离;通过设置集液槽,可以实现对分离后的雾滴进行收集,防止雾滴再次分散至烟气中,从而实现对雾滴含量高的烟气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气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如果除雾不好,烟气夹带浆液会带到下游设备,如炯气加热器、引风机(工业锅炉脱硫常用)、烟道,进而引起堵塞、引风机严重振动、烟道严重腐蚀、结垢等,从而被迫停运。
目前主流的除雾器有折流板除雾器和旋转叶轮除雾器。其中折流板叶轮除雾器是利用惯性碰撞,达到除雾的效果,但该除雾器的适应流速为3~4m/s,对于更高流速,除雾效率差,容易二次携带。旋转叶轮除雾器是利用离心分离,雾状液滴经过叶轮产生旋转,而作离心运动甩向筒壁,达到湮灭收集的效果,该类除雾器能适应5~6m/s的烟气流速,但该款除雾器要求烟气含水量少,在存在大量液滴的烟气条件下,容易导致叶轮上产生持液层,而极大的破坏除雾效率,增加了运行阻力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除雾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导流叶片筒和叶轮机,所述导流叶片筒由多个导流叶片环绕一圈并间隔布置而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的间隔供烟气通过;所述导流叶片筒的上端固定安装封板,所述叶轮机安装在所述导流叶片筒的下端;多个所述导流叶片相对于导流叶片筒的径向同方向倾斜布置,并且倾斜的方向与所述叶轮机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固定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在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导流叶片筒的下侧;所述集液槽的上表面开设至少一个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导流叶片筒、叶轮机以及封板,可以对高速流动的烟气实现离心,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的雾滴的分离;通过设置集液槽,可以实现对分离后的雾滴进行收集,防止雾滴再次分散至烟气中,从而实现对雾滴含量高的烟气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导流叶片筒和及所述叶轮机分别与所述筒体同轴布置;导流叶片筒的内径与与所述叶轮机的直径相等,并且所述导流叶片筒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叶轮机的壳体的上边缘上;所述导流叶片筒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导流叶片筒和叶轮机位于筒体的中部,可以使烟气均匀的通过,从而保证了烟气能够具有稳定的旋流;导流叶片筒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以使烟气中的雾滴能够被甩出,从而有效的进行分离。
进一步,所述集液槽为环形,并且沿所述筒体的内壁周向布置;所述叶轮机位于所述集液槽的环形内,并且所述叶轮机的壳体的侧壁固定于所述集液槽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导流叶片筒和叶轮机位于集液槽的环形中,使由导流叶片筒各个方向掉落的雾滴均能够被集液槽4收集;同时,叶轮机的壳体固定于集液槽的侧壁,可以实现一定的封闭,防止部分烟气不经过叶轮机进入筒体,避免除雾效果受到影响。
进一步,所述集液槽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液口,多个所述进液口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6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物进料装置及干法脱硫设备
- 下一篇:保护罩及焊接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