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88742.0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B29C45/33;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曼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6 | 代理人: | 孙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医疗 产品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包括第一定模、第二定模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动模;所述第一定模中设有第一浇注机构,且第一定模的底部设有铲基,该铲基的底端内侧设有驱动斜面,所述第二定模中设有第二浇注机构;所述动模中设有可横向滑动的顶升滑块,所述顶升滑块的底部连接有复位弹簧,该顶升滑块的一端设有与驱动斜面相对应的从动斜面,且该顶升滑块的顶部设有顶升斜面,所述动模中还设有可竖向滑动的成型镶块,该成型镶块的底面与顶升斜面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其结构合理,且有效提高了双层医疗产品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成型技术(即多组分注射成型技术)就是将双色/双料或多色/多料同时或按次序注射到模腔而得到所需的制品。通过此种技术利用两种以上不同的物料生产同一制件,分别利用各种材料不同的性能或颜色,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降低材料成本,比较典型的应用有:利用不同颜色和硬度材料制成的玩具或工具手柄,牙刷,消费电子等;还包括汽车零件的模塑成型,如汽车上某些功能件、带照明功能的零件、软/硬彩之功能零件、震动阻尼件、密封件和一些摩擦件等。广义的双色注塑分为四类:第一类用两套传统注塑模分别成型两种材料。第二类是在一套模上设计两个型腔,分别成型两种材料。第三类是在一套模上设计两穴,用机械手快速将第一穴成型的产品取出,放入第二穴再成型。第四类是通过滑块机构驱动相关零件处于两种位置状态,在两种状态分别成型。然而,现有的专用双色注塑成型模具存在成本昂贵、结构复杂、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其结构合理,且有效提高了双层医疗产品生产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包括第一定模、第二定模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动模;
所述第一定模中设有第一浇注机构,且第一定模的底部设有铲基,该铲基的底端内侧设有驱动斜面,所述第二定模中设有第二浇注机构;
所述动模中设有可横向滑动的顶升滑块,所述顶升滑块的底部连接有复位弹簧,该顶升滑块的一端设有与驱动斜面相对应的从动斜面,且该顶升滑块的顶部设有顶升斜面,所述动模中还设有可竖向滑动的成型镶块,该成型镶块的底面与顶升斜面接触配合。
优选的,所述成型镶块的底部连接有下拉弹簧。
优选的,所述动模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板、垫板、顶出板和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中设有动模仁。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模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面板、第一水口板和第一定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中设有第一定模仁。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模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面板、第二水口板和第二定模板,所述第二定模板中设有第二定模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医疗产品的双色模具,其结构合理,且有效提高了双层医疗产品生产的合格率。
使用时,第一定模与动模合模,此时铲基将通过驱动斜面与从动斜面的接触配合推动顶升滑块向内侧移动,由顶升滑块通过顶升斜面顶起成型镶块上移设定距离,之后通过第一浇注机构进行第一色产品的成型,完成后第一定模与动模开模,该过程中铲基将与顶升滑块分离,使顶升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并复位,而成型镶块则在自身重力及下拉弹簧的作用下下移设定距离并退出,此时成型镶块与第一色产品之间将形成用于填充第二色产品的空腔,当第一定模与动模完成开模后,动模部分旋转,到位后由第二定模与动模合模,由于第二定模上未设置铲基,因此顶升滑块将保持复位状态,而成型镶块则处于退出状态,之后通过第二浇注机构填充成型镶块与第一色产品之间的空腔,从而实现双层医疗产品的注塑,完成后通过顶出板将产品顶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模与动模合模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8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