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87125.9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4 | 分类号: | B29C65/74;B29C65/78;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隔板 贴膜治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用于在离型膜的固定位置贴合PC框,包括底板和定位板;底板设置有供离型膜定位的至少两根定位柱,定位柱对应设置在PC框在离型膜的预贴合位置的两端;定位板的一端与底板枢接配合,其另一端设置有供PC框定位的方形凹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制造一个简单的治具,可以实现PC框在离型膜上的定位贴合,其中定位柱用于定位离型膜、方形凹口用于定位PC框,即可实现贴合时PC框与离型膜之间的相互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的进一步技术效果是生产时可以先冲切PC框,再将PC框精确地定位贴合在离型膜上,改变了现有工艺的生产流程,离型膜不再被冲切,既提高了良品率,以保证后道工序中离型膜的易撕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
背景技术
电池隔板是胶黏在电池的背面、用于隔开两块电池以避免接触的配件。电池隔板主要由PC(聚碳酸酯)框和胶体构成,在生产时胶体的两面分别贴合PC框和离型膜。现工艺中主要是将PC板、胶体、离型膜3层依次贴合,然后采用热熔模切工艺将PC板切出PC框的形状再进行排废,以保证多片电池隔板能够连版排布在同一块离型膜上,以满足生产需求。
但是,PC框的材质较硬,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在热熔模切时精度不易控制,可能过度切割而破坏离型膜,导致不良品,且在后道工序中离型膜不易剥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能够实现PC框在离型膜上对应位置的快速贴合,提高效率、降低不良品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用于在离型膜的固定位置贴合PC框,包括底板和定位板;所述底板设置有供所述离型膜定位的至少两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在所述PC框在所述离型膜的预贴合位置的两端;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枢接配合,其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PC框定位的方形凹口。
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凸出部。
所述定位板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对设置的穿孔。
所述底板的端部设置有枢接件,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配合在所述枢接件内的枢接轴。
所述底板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枢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制造一个简单的治具,可以实现PC框在离型膜上的定位贴合,其中定位柱用于定位离型膜、方形凹口用于定位PC框,即可实现贴合时PC框与离型膜之间的相互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的进一步技术效果是生产时可以先冲切PC框,再将PC框精确地定位贴合在离型膜上,改变了现有工艺的生产流程,离型膜不再被冲切,既提高了良品率,以保证后道工序中离型膜的易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1----底板; 11---定位柱; 12---枢接件;
2----定位板; 21---方形凹口; 22---凸出部;
23---穿孔; 24---枢接轴; a----离型膜;
b----PC框; c----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隔板的贴膜治具,用于在离型膜a的固定位置贴合PC框b,包括底板1和定位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汇精(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7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涡轮转子结构及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