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78012.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子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通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西思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9 | 代理人: | 姚丙乾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包括第一箱体、第一通孔、第一螺钉、第二通孔、第二螺钉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外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呈方形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箱体外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箱体外壁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一侧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导线数量调节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线束缺少可调节集成导线数量功能的问题,当出现线束中导线增多需要重新定位的情况,传统的手段会直接外围固定,造型既不美观又不方便安置,影响安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09169841U,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用防干涉的卡扣,包括导引槽、卡钉和台阶,导引槽的上表面设有沿轴向延展的引导面;卡钉固定在所述导引槽轴向的一端;台阶设置在所述导引槽轴向的另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卡钉设置在导引槽的端部,采用单侧固定方式,既节省耗材,又能减小装车间隙,从而避免汽车线束干涉其他汽车部件如内饰板、电子零件等安装,减少不必要地线束以及其他部件的更改。
综上所述,现有的汽车线束缺少可调节集成导线数量的功能,当出现线束中导线增多需要重新定位的情况,传统的手段会直接外围固定,造型既不美观又不方便安置,影响安装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线束,包括第一箱体、第一通孔、第一螺钉、第二通孔、第二螺钉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外壁设置有呈方形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呈方形阵列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相适配,所述第二箱体外壁设置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所述第一箱体外壁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一侧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对称式的半弧形设计,并且弧形的曲率小于第一通孔的曲率。通过第一凹槽的设计,可以使得更多的导线安装在第一通孔内部,并且不会自然发生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对称式的半弧形设计,并且弧形的曲率小于第二通孔的曲率。通过第二凹槽的设计,可以使得更多的导线安装在第二通孔内部,并且不会自然发生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壁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均转动插接于所述螺纹槽内部。通过螺纹槽的设计,可以转动第一螺钉或者第二螺钉,控制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达到扩充导线定位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箱体外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导轨相适配。通过导轨和限位条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二箱体在第一箱体内部运动的顺滑性,不会发生阻塞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为空心设计,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空心区域横截面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无缝设计使得第二箱体在第一箱体内部定位之后不会发生晃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将导线多条导线直接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卡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固定,导线不容易散开,当出现导线过多需要继续定位的情况,此时可以松开第一螺钉或者第二螺钉,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相对滑动,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重合度降低,从而增加导线定位的位置,整体使用效果良好,并且整洁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通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通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78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NB-IOT远程阀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药剂投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