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炮泥生产用碾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77584.9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恺;张琦;张治国;杨鸣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14 | 分类号: | B02C15/14;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郝静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用碾泥机 | ||
一种炮泥生产用碾泥机,属于炮泥碾泥技术领域,包括机体、贯穿机体体壁且伸出机体的进料管与排料管,进料管与排料管分别位于机体上侧与下侧且位置相对分布,机体内部中空形成碾压腔,碾压腔底部中间部位设置一圆台状的凸台,凸台两侧均设置一碾压筒,碾压筒侧面贴近碾压腔腔底,碾压筒筒内连接一同轴线的传动轴一端,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凸台顶部的转轴轴体上,转轴底部连接凸台内的电机且连接处设置一转轮。通过设置两相对的碾压筒,碾压筒通过转轴带动可以绕碾压腔旋转,进而增加碾压的范围;再设置圆台状的凸台,当物料被挤压到凸台台面时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腔底,防止出现物料被挤压原理碾压筒而起不到碾压粉碎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炮泥碾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炮泥生产用碾泥机。
背景技术
炮泥作为一种耐火材料,被广泛用于高炉冶炼领域,主要由黏土、焦粉、刚玉粒/粉、碳化硅、沥青等混合构成,这些物料在进行混合搅拌前通常需要先将各个物料进行碾压粉碎处理,将物料碾压成粉末状或细颗粒状,再进行搅拌,利于搅拌混合更加均匀。
目前炮泥材料的粉碎碾压通常利用碾泥机进行处理,碾泥机主要由碾压盘在碾压槽内对物料进行挤压粉碎大颗粒的物料,现有的碾泥机通常采用转轴转动带动碾压盘旋转,碾压盘旋转过程中对物料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及旋转力,进而对物料进行挤压式的碾碎,这种方式由于碾压盘盘体是固定位置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物料远离碾压盘,使得碾压盘不能很好的与物料充分接触碾压,进而使得碾压效果不好、碾压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炮泥生产用碾泥机,通过设置两相对的碾压筒,碾压筒通过转轴带动可以绕碾压腔旋转,进而增加碾压的范围;再设置圆台状的凸台,当物料被挤压到凸台台面时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腔底,防止出现物料被挤压原理碾压筒而起不到碾压粉碎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炮泥生产用碾泥机,包括机体、贯穿机体体壁且伸出机体的进料管与排料管,进料管与排料管分别位于机体上侧与下侧且位置相对分布,机体内部中空形成碾压腔,碾压腔底部中间部位设置一圆台状的凸台,凸台两侧均设置一碾压筒,碾压筒侧面贴近碾压腔腔底,碾压筒筒内连接一同轴线的传动轴一端,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凸台顶部的转轴轴体上,转轴底部连接凸台内的电机且连接处设置一转轮。工作原理是:首先,物料从进料管进入碾压腔内,在电机驱动下使得转轴旋转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让碾压筒绕着凸台周围旋转,通过旋转与重力作用对物料进行碾压粉碎处理;其次,当物料被挤压到凸台台面时,由于台面倾斜使得物料受重力滑落,避免物料被挤离碾压筒的碾压范围;当碾压到一定程度后,碾压后的物料可通过排料管排出。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伸入碾压筒筒内段环绕轴体设置滚珠,滚珠排开的长度与传动轴伸入碾压筒的长度相同,传动轴伸入碾压筒端连接碾压筒内一轴承。传动轴伸入碾压筒部分设置滚珠与轴承,使得传动轴与碾压筒可以相对转动,当碾压筒围绕碾压腔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可以与传动轴的旋转产生一个阻力差,进而使得阻力推动碾压筒自转,既可以利用自转提升碾压效果,又充分利用结构特点降低能量的损耗。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与碾压筒端面连接处环绕传动轴设置一挡圈,挡圈紧贴固定在碾压筒端面上。设置挡圈可以阻挡物料顺着传动轴与碾压筒之间的缝隙进入,造成泥尘堵塞使得碾压筒与传动轴之间无法相对转动。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与转轴连接处环绕传动轴外嵌套设置一套轴,套轴固定在转轴轴体上,传动轴与套轴之间螺纹活动连接。设置套轴与传动轴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碾压筒能够拆装进行清理、维修,同时便于拆装操作的进行。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碾压筒筒侧壁环绕设置一圈硬质层。在筒壁设置硬质层,能够增大碾压筒与物料之间接触的硬度,进而保证碾压粉碎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转轮与电机制动连接且连接处环绕转轮设置润滑珠。设置润滑珠可以减小转轮转动时与电机接触的摩擦力,利于延长转轮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77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包装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视女性输尿管支架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