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老化餐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71205.5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6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莹;窦立春;范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老化餐盘,包括餐盘主体,多个餐格;餐格包括主餐格、次餐格、辅助餐格和汤碗格;餐盘主体前沿上设安装孔;次餐格与主餐格通过连通道相连;连通道上设有导食坡;导食坡顶端的高度低于餐盘主体边沿高度,导食坡顶端高度高于连通道底部高度;餐盘主体两侧设握持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餐盘主体上开设安装孔,吃饭时先将围兜的角卡到安装孔中,食物只会掉落到围兜上,不会使衣物沾染污渍;本申请通过在次餐格与主餐格之间开设连通道,然后在连通道上设置导食坡,老年人能通过导食坡将食物在相连通的餐格之间进行拨动,从而方便将残留食物聚集在一起进行食用,减少食物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特别是一种适老化餐盘。
背景技术
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严重,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在生理方面逐渐发生变化,机能和活动能力都出现衰退现象,甚至出现用餐困难或无法独立完成进食,需要他人协助,普通的餐盘使得老年人无法快乐、方便地享受食物,同时给护理人员带来负担和不便。
现有的普通餐盘是简单的分格餐盘,包括基本的筷格、主格(盛饭),两个到三个次格(盛菜)和一个用于放汤碗的汤碗格,但是因为老年生理机能衰退,抓握能力不强,在吃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部颤抖,从而会导致食物洒落衣物或者餐桌,带来后续的护理负担,甚至是安全问题;此外,现有的餐盘各餐格之间完全隔开,动作不灵活的老年人不便夹取或舀取次餐格食物,且较难将餐格底部少许食物夹取食用。
所以,现有的餐盘存在老年人操作不便、舒适性不强等问题,尤其对生理机能已经出现衰退的老年人影响就较为突出。一件真正方便、实用的适老化餐盘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老化餐盘。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老年人操作,提高用餐舒适性,尤其对生理机能已经出现衰退的老年人更为友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老化餐盘,包括餐盘主体,设于餐盘主体上的多个餐格,所述餐格包括一个主餐格、两个次餐格、一个辅助餐格和一个汤碗格;所述餐盘主体前沿上均匀分布有两个用于固定围兜角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围兜角相配合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次餐格均与主餐格通过连通道相连;每个所述连通道上均设有导食坡;每个所述导食坡顶端的高度均低于其两边餐盘主体餐盘沿的高度,所述导食坡顶端的高度高于连通道底部的高度;所述餐盘主体两侧设有呈弧形往外延伸且符合人体工效学的握持部;所述餐盘主体四角底部均设有防滑凸起。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餐盘主体的前沿处开设有与主餐格相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有导食坡;老年人能通过出口直接将食物拨入口中,方便吃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掉落。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导食坡为只能从次餐格往主餐格拨料的单向坡或能相互拨料的双向坡;所述单向坡的一侧为陡坡,另一侧为缓坡;所述双向坡的两侧均为缓坡。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汤碗格为与汤碗底部相对应的圆形凹槽;所述餐盘主体上设有与汤碗格相对应的汤碗把槽,所述汤碗把槽为与汤碗的手把相对应的弧形凹槽;通过设置与汤碗格对应的汤碗把槽,方便将带手把的汤碗进行固定,减少出现滑动或掉落;所述汤碗带有手把,方便老年人使用。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餐盘主体一侧设有餐具格;所述餐具格用于放置筷子和/或勺子。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每个所述握持部上均开设有与手指相对应方便抓握的抓握孔;通过设置所述抓握孔,方便抓持。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每个所述握持部上侧开设有与大拇指对应的大拇指槽,握持部下侧开设有与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相对应的四指槽;拇指槽与四指槽与手指各自对应,符合人体功效学,便于握紧餐盘。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防滑凸起为橡胶防滑块,提高防滑性,防止滑动或掉落。
前述的适老化餐盘中,所述安装孔设有带十字开槽的硅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71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