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9748.3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纯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经艳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第***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管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艾管针,包括底座、艾柱和针具,底座顶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底部设置有隔板,底座底部开设有间隔排列的小孔,底座底面设置有环形胶贴,艾柱中心位置开设有孔道,艾柱底部外周围绕设置有阻燃锡纸条。本实用新型,凸显温针与艾灸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高效便捷、安全性高、易推广普及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管针。
背景技术
温针灸,针刺与艾灸互为结合。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温针灸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卷或在针柄搓捏少许艾绒点燃的温针灸,因艾卷或艾绒团位于针柄,其灸的作用往往不甚明显,只起到温针的作用。
2、传统温针灸搓捏艾绒团,将艾绒团、艾卷置于针柄相比,艾管针制作麻烦,使用不方便,需要多次反复更换艾绒、艾卷。
3、传统温针灸为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灸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并在施灸下方垫一纸片,而因艾火脱落造成的事故仍有发生。
4、传统温针灸对针刺及艾绒团的制作要求较高,院校学生仍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较好的搓捏艾绒团及进行温针灸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管针,解决了现今存在的温针灸使用不够便利,安全性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管针,包括底座、艾柱和针具,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间隔排列的小孔,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环形胶贴,所述艾柱中心位置开设有孔道,所述艾柱底部外周围绕设置有阻燃锡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直径为3.0cm的半球状底座,内部中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内径尺寸与艾柱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艾柱插接在插孔内部,所述插孔深度0.9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为圆形隔板,所述隔板与底座内壁之间有缝隙,所述隔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内径尺寸与针具外径尺寸相适配的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孔等间隔圆周分布在底座外周,所述小孔的数量为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艾柱为由五年陈艾绒高温萃取压制而成,高4.0cm,直径为0.6cm的圆柱体,所述孔道直径1.5mm,贯穿艾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具主要包括临床使用毫针针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管针,有别于传统的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卷或在针柄搓捏少许艾绒点燃的温针灸,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凸显温针与艾灸的共同作用。传统的温针灸,因艾卷或艾绒团位于针柄,其灸的作用往往不甚明显,只起到温针的作用,而本艾管针,艾柱更靠近穴位皮肤,能更好的起到灸的效果。且针纳于艾柱中,随艾柱的燃烧,热量随针传入穴位持久,经长时间的临床应用,患者常描述,能明显感受穴位局部皮肤的温热及针下热量的传导。
2.高效便捷。与传统温针灸搓捏艾绒团,将艾绒团、艾卷置于针柄相比,本艾管针制作更方便,使用更方便,点燃一次可持续8~10分钟,不用再多次反复更换艾绒、艾卷。
3.安全性。传统温针灸为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灸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并在施灸下方垫一纸片,而因艾火脱落造成的事故仍有发生。而本艾管针的底座胶贴具有良好的粘性,能稳固的粘住干燥的皮肤,不易脱落,艾柱燃烧后的艾灰与纳针相互支撑,即使患者稍变动体位,仍不易脱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纯,未经周海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9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粒绒面料加工用织物刷毛机
- 下一篇:一种泥饼的团粒稳定化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