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61100.1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涛;沈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涉及电路板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待测元器件和用于对待测元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待测元器件与所述检测装置的每一连接端之间设置有跳线结构;所述跳线结构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测元器件连通,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导电元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PCB板,在待测元器件和检测装置之间通过设有跳线结构,为待测元器件和检测装置之间的信号线走线提供规定的路线,以减少信号线的走线不一致的问题,提升采样信号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中,需要利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来采集特定元器件两端的电压或电流进行计算和比对,以触发功能保护或确认产品的性能。目前,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设计人员往往参考同类项目或者依据自身经验放置采样点,缺乏良好的规范和标准。由于PCB板采样点设计缺乏标准,导致采样点的位置和走线不准确导致同网络电压、电路位置采集不固定,影响到采样精确度,进而干扰到采集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PCB在检测中缺乏采样标准、位置和走线不准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PCB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包括:
待测元器件和用于对待测元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待测元器件与所述检测装置的每一连接端之间设置有跳线结构;
所述跳线结构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测元器件连通,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
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导电元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间隔的距离为1mm±0.4mm。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为块状结构,所述导电元器件的宽度与所述块状结构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导电元器件为金属板。
可选地,所述金属板为铜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导电元器件连接后,通过绿油对所述跳线结构进行封装。
可选地,设置在所述待测元器件两端的两个所述跳线结构与所述待测元器件的距离相同。
可选地,所述跳线结构的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距离所述待测元器件的距离不超过1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在待测元器件和检测装置之间通过设有跳线结构,为待测元器件和检测装置之间的信号线走线提供规定的路线,以减少信号线的走线不一致的问题,提升采样信号的精确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跳线结构的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和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0.4mm,该距离可便于通过导电元器件进行连接导通,以进行待测元器件的检测。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为块状结构,导电元器件的宽度与块状结构的宽度相同,可以使信号传递和导通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1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