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58181.X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超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B65D51/24;B65D5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黄青青 |
| 地址: | 0718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封 医用 湿化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包括瓶体、瓶口塞、第一软凸起和第二软凸起,所述瓶体设置有瓶颈端,且瓶颈端上端设置有铝膜,所述瓶口塞设置在瓶颈端内,且瓶颈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瓶盖。该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通过在瓶颈端上设置铝膜,增加整个湿化瓶的密封,在瓶盖上设置有挡圈和凸块,使用时,医护人员将瓶盖倒过来,利用挡圈卡套在瓶颈端上,转动瓶盖,通过凸块将铝膜划开,便于医护人员打开铝膜,瓶口塞处设置着硅胶套,通过在硅胶套上开设着较小的进气口,可与不同型号的流量计凸出口对应使用,无需去找匹配的流量计凸出口与之卡合对应使用,且硅胶套上端顶面是平的,可增加与流量计凸出口的接触面,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化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
背景技术
由于医用氧是纯氧,没有水分,干燥的氧气会刺激病人的呼吸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所以在吸氧时要通过湿化瓶对氧气增湿,湿化瓶在使用时需要和流量计连接,通过流量计的凸出口顶住湿化瓶里边的胶圈,保持连接密封,因为多数医疗器械厂只生产湿化瓶,不生产流量计,造成湿化瓶里边的胶圈直径有大有小存在差异,在与流量计匹配使用时较为麻烦,医院用的时候需要找匹配的流量计使用才行,使流量计凸出口正好卡在胶圈处,另外大多的湿化瓶都只是通过普通的盖子密封,密封性较差,现需要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湿化瓶里边的胶圈直径有大有小存在差异,在与流量计匹配使用时较为麻烦,医院用的时候需要找匹配的流量计使用才行,另外大多的湿化瓶都只是通过普通的盖子密封,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包括瓶体、瓶口塞、第一软凸起和第二软凸起,
所述瓶体设置有瓶颈端,且瓶颈端上端设置有铝膜;
所述瓶口塞设置在瓶颈端内,且瓶颈端外侧螺纹连接有瓶盖。
优选的,所述瓶口塞包括有硅胶套、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瓶口塞内设置有硅胶套,同时硅胶套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瓶口塞上设置有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口用于湿化后的氧气排出。
优选的,所述瓶盖包括有挡圈和凸块,且瓶盖上端设置有挡圈和凸块,同时挡圈设置在凸块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圈有助于瓶盖和瓶颈端的限位卡合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凸起设置在瓶体外侧面上,且第一软凸起在瓶体外侧面呈现环形阵列状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软凸起可增强医护人员拿持瓶体的摩擦,避免瓶体滑脱。
优选的,所述第二软凸起均匀设置在瓶体的下端,且第二软凸起和第一软凸起均为硅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软凸起增强瓶体的耐摔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铝膜密封的医用湿化瓶,
(1)通过在瓶颈端上设置铝膜,增加整个湿化瓶的密封效果,另外在瓶盖上设置有挡圈和凸块,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瓶盖倒过来,利用挡圈卡套在瓶颈端上,转动瓶盖,通过凸块将铝膜划开,便于医护人员打开铝膜;
(2)瓶口塞处设置着硅胶套,通过在硅胶套上开设着较小的进气口(不影响氧气输入),可与不同型号的流量计凸出口对应使用,无需去找匹配的流量计凸出口与之卡合对应使用,且硅胶套上端顶面是平的,可增加与流量计凸出口的接触面,密封效果更好,另外设置有第一软凸起和第二软凸起可对瓶体起到防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瓶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超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超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8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料复合机滚压机构
- 下一篇:水下电缆排管敷设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