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公共充电站的HJT太阳能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53266.9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柏爱玉;郭万东;董培才;李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利知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7 | 代理人: | 俞晨波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共 充电站 hjt 太阳能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公共充电站的HJT太阳能电池,包括底座,HJT太阳能电池,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储液箱、水泵和散热板,所述储液箱与水泵输入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散热管,所述第三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水导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散热机构,进入到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却液也会将散热板上的热量带走,然后进入到第一散热管和第三散热管内冷却液的热量会从排风口排出,则能及时将HJT太阳能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HJT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HJT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公共充电站的HJT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伏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实施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HJT太阳能电池由单晶硅、多晶硅等的结晶类半导体构成的n型结晶类硅基板,一般在公共充电站中都会运用到HJT太阳能电池。
但是,目前市场上传统的HJT太阳能电池功能性都比较单一,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传统的HJT太阳能电池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排出,会影响HJT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共充电站的HJT太阳能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公共充电站的HJT太阳能电池,包括:
底座;
HJT太阳能电池;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储液箱、水泵和散热板,所述储液箱与水泵输入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散热管,所述第三散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水导管,所述回水导管一端固定连接于储液箱内部;
其中,所述储液箱与水泵分别固定安装于底座内部底端,所述散热板固定安装于底座内部顶端,所述HJT太阳能电池固定安装于散热板顶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底端表面位于第二散热管之间处焊接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底端延伸至储液箱内部,所述散热翅片与第二散热管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两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底座外壁两侧开设有排风口,所述底座外壁表面位于排风口处固定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三散热管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排风口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管与散热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三散热管具体为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管具体为蛇形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散热机构,在实际使用时,HJT太阳能电池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同时散热板会吸附HJT太阳能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且散热翅片会将散热板吸附的热量传导至储液箱内的冷却液中,由冷却液将散热翅片上热量带走,同时水泵工作能够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注入至第一散热管中,然后再进入到第二散热管中,然后再进入到第三散热管中,最后从回水导管回流至储液箱内,进入到第二散热管内的冷却液也会将散热板上的热量带走,然后进入到第一散热管和第三散热管内冷却液的热量会从排风口排出,则能及时将HJT太阳能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HJT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