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公交检票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3087.5 | 申请日: | 202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2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翼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汉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08 | 代理人: | 刘承丰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公交 检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票闸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公交检票闸机,包括公交检票闸机本体、闸机扇门、红外对射装置和设置在公交检票闸机本体内的控制芯片,还包括扇门开合控制机构;所述红外对射装置均匀设置在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红外对射装置和扇门开合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设有安装通孔,当所述红外对射装置相互对射时,控制芯片通过扇门开合控制机构控制闸机扇门转出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快速公交检票闸机,通过红外对射装置可以快速对整个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的乘客和行李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而扇门开合控制机构由于简化了控制的传动结构,降低了传动级数,即使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票闸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公交检票闸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公交检票闸机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乘客需要经过公交检票闸机时,只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和支付验证后,公交检票闸机就会打开闸机扇门,此时,乘客即可通过公交检票闸机进入站台。
但是,随着公交检票闸机的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发现,目前的公交检票闸机,驱动闸机扇门开启或关闭的结构较为复杂,在长久的使用后,由于传动级数较多,驱动闸机扇门开启或关闭的机构容易磨损,导致开关闸机扇门时有较大的噪音,此外,当乘客携带较多的行李通过闸机扇门时,由于通行时间较久,因此,常常出现闸机扇门夹到行李的情况。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快速公交检票闸机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公交检票闸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公交检票闸机,包括公交检票闸机本体、闸机扇门、红外对射装置和设置在公交检票闸机本体内的控制芯片,还包括扇门开合控制机构;
所述红外对射装置均匀设置在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
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红外对射装置和扇门开合控制机构相连接;
所述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设有安装通孔,当所述红外对射装置相互对射时,控制芯片通过扇门开合控制机构控制闸机扇门转出安装通孔,通过红外对射装置和扇门开合控制机构的设置,红外对射装置可以快速对整个公交检票闸机本体上的乘客和行李的通行状态进行判断,当红外对射装置检测到有移动的物品对红外对射造成阻隔时,控制闸机扇门不能关闭,而扇门开合控制机构由于简化了控制的传动结构,降低了传动级数,因此,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不会出现磨损,延长了公交检票闸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扇门开合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定位板、复位弹簧、转动轴、转动轮、第一扇门连接摆臂、第二扇门连接摆臂和与控制芯片相连接的伺服电机;
所述安装定位板卡设在公交检票闸机本体内;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安装定位板上,转动轮与伺服电机相连接;
所述第一扇门连接摆臂的底部通过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定位板上,所述闸机扇门设置在第一扇门连接摆臂上;
所述第二扇门连接摆臂一端与转动轮的边缘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扇门连接摆臂的中部相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安装定位板上,另一端与转动轮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轮旋转,使得与转动轮边缘连接的第二扇门连接摆臂伴随转动轮进行转动,而由于第二扇门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扇门连接摆臂的中部,因此,第二扇门连接摆臂转动时,带动第一扇门连接摆臂以转动轴为圆心进行摆动,实现闸机扇门的开合控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定位板上设有摆动限位槽,所述闸机扇门可摆动的设置在摆动限位槽内,通过摆动限位槽的设置,可以对闸机扇门的摆动幅度进行定位,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翼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翼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3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管理用施工进度模型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多源有机固废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