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1480.0 | 申请日: | 202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雷震东;周智祥;汪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尼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介质 有机 固废高 温热 系统 | ||
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主要由有机固废进料系统、出料系统、回转式热解炉系统、齿轮传动装置、油气冷凝器、不凝气燃烧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回转式热解炉系统包括回转滚筒、熔盐通道,所述回转滚筒的一端设置有有机固废进料系统,回转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系统,所述回转滚筒外壁设置有熔盐通道,所述熔盐通道一端内表面与回转滚筒连接处设有第二旋转密封,所述熔盐通道另一端内表面与回转滚筒连接处设有第三旋转密封,所述熔盐通道外壳的一端设有熔盐溶液入口,所述熔盐通道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熔盐溶液出口。本实用新型物料适应性广,干稀料通用,功率密度大,可以满足大规模有机固废处理的热解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固废是指工业、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质的固态、半固体废物,比如石油化工行业的含油污泥、农林业的生物质、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等,数量十分巨大,而且污染严重。
目前已有的有机固废处理技术,比较成熟的有填埋法、焚烧法、高温热解法、生物法等等。其中,高温热解法对有机质处理比较彻底,能够回收油资源(有机组分),无论经济性还是技术性能都比较高,是国内外应用最有前景的技术。现有的高温热解技术,多采用间接加热式回转滚筒,将有机固体废物与加热烟气隔离,处于缺氧甚至绝氧状态,有效防止油气的爆炸。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高温烟气,经过滚筒外烟道时,高温烟气与滚筒壁进行换热,为滚筒内物料的热解提供热量。烟气与滚筒外壁的换热,是一种典型的气固换热过程,换热系数只有几十W/(m2.K),与滚筒内的换热系数200W/(m2.K)左右相比不匹配,是整个传热过程的瓶颈。由于这样的换热效率较低,所以传统的高温热解回转炉的处理量只能做到1~6t/h的规模,再很难做大。倘若要应用到垃圾处理、生物质利用等行业,由于有机固体废物的产量更为巨大,垃圾焚烧炉一般的规模都已经达到了3~25t/h,与热解炉规模相差几倍。
针对目前现状,为了将高温热解技术广泛应用到有机固废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熔盐采用氯化锌,以融化后的液态氯化锌为介质,给回转式热解炉系统提供热源。本实用新型物料适应性广,干稀料通用,功率密度大,可以满足大规模有机固废处理的热解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熔盐介质的有机固废高温热解系统,主要由有机固废进料系统、出料系统、回转式热解炉系统、齿轮传动装置、油气冷凝器、不凝气燃烧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回转式热解炉系统包括回转滚筒、熔盐通道,所述回转滚筒的一端设置有有机固废进料系统,回转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系统,所述回转滚筒外壁设置有熔盐通道,所述熔盐通道一端内表面与回转滚筒连接处设有第二旋转密封,所述熔盐通道另一端内表面与回转滚筒连接处设有第三旋转密封,所述熔盐通道外壳的一端设有熔盐溶液入口,所述熔盐通道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熔盐溶液出口,所述熔盐溶液入口通过熔盐入口管道连接电加热熔盐炉,所述熔盐溶液出口通过熔盐出口管道连接熔盐缓存箱,熔盐缓存箱出口通过熔盐缓存箱出口管道连接电加热熔盐炉,所述回转滚筒的进料端设有第一旋转密封,所述回转滚筒的出料端设有第四旋转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固废进料系统包括斗式提升机、料斗、双翻板阀、溜槽,料斗的出口连接双翻板阀,双翻板阀的下部连接溜槽,溜槽的出口连接第一旋转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系统包括出料罐、油气冷凝器、不凝气燃烧装置,出料罐上设置有出料罐进口、渣出口和油气出口,出料罐进口连接第四旋转密封,油气出口通过油气管道连接油气冷凝器的进口,油气冷凝器的出口通过不凝气管道连接不凝气燃烧装置的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滚筒由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实现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不凝气管道上设有引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尼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优尼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1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