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板中的降低热传导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1018.0 | 申请日: | 202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2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宇;童伟猛;张植伟;彭渤;陈浩;朱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信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4 | 分类号: | E04C2/34;E04B1/80;E04B1/38;E04B1/61;E04B1/68;E04B1/98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郑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外墙 混凝土 中的 降低 热传导 保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板中的降低热传导保温结构,包括外墙板、第一连接板、内墙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外墙板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有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所述内墙板之间放置有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填充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块,所述内墙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内墙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板延长了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的热传导路径,提高了装置的隔热效果和抗弯折能力,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定位孔和定位块进行定位组装,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板中的降低热传导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保温板通常在工厂内预制成型,由保温材料与纤维混凝土板复合而成,是集保温装饰为一体的新型外墙保温板材,外墙保温板作为一体板系统的最外层,其自身理化性能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温隔热效果,常规的外墙保温板的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或为一字形混凝土板连接。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2336410U,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构造,所述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构造包括墙体层、免拆模板网、A级防火保温层、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墙体层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所述免拆模板网位于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并与所述墙体层相连接,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浇注于所述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并与所述所述墙体层、所述免拆模板网、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相连接。施工环节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综合成本低廉;同时,结构强度高,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构造的牢固度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使用螺栓作为连接件容易腐蚀,久而久之造成外墙脱落,而采用一字形混凝土板作为连接件,有效地避免了外墙保温板结构腐蚀的情况,但由于一字形混凝土板的原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好,采用一字形混凝土板作为连接件,会导致外墙保温板的隔热性能大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板中的降低热传导保温结构,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板中的降低热传导保温结构,包括外墙板、第一连接板、内墙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外墙板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呈Z型板工艺设计,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有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所述内墙板之间对称放置有第一填充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块,且所述第二填充块的两端均与第一连接板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块,所述内墙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内墙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Z型板工艺设计的第一连接板可有效延长外墙板与内墙板的热传导路径,极大提高了装置的隔热效果,当该装置受到冲击挤压时,第一填充块、第二填充块和第三填充块可作为缓冲垫,有效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效果,防止该装置受到撞击时发生形变,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弯折能力,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定位孔和定位块可将不同的内墙板进行精准定位组装,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所述外墙板上均等距设置有三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三列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将外墙板与内墙板进行连接,可有效提高该装置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个转角均为直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信装饰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信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1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