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43194.X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邱天颂;潘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华宝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3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泉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83 | 代理人: | 孙小鸿 |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除尘 防腐 内衬 | ||
1.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结构包括塔壁防腐内衬(1)、塔入口防腐内衬(2)、塔出口防腐内衬(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壁防腐内衬(1)包括第一内衬板(11)和第二内衬板(12),所述第一内衬板(11)和第二内衬板(12)为可拆卸地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内衬板(11)与第二内衬板(12)相对的端面设有插槽(111),所述第二内衬板(12)与第一内衬板(11)相对的端面设有插板(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11)从第一内衬板(11)的上端面开设,且贯穿至第一内衬板(11)的下端面,所述插槽(111)内设有第一卡槽(112)和第二卡槽(113),所述第一卡槽(112)和第二卡槽(113)位于插槽(111)内部的相对面并错开分布,第一卡槽(112)和第二卡槽(113)的截面均呈内宽外窄的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21)设置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与插槽(111)相匹配,所述插板(121)上设有两块卡块(122),所述两块卡块(122)设置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大小分别与第一卡槽(112)和第二卡槽(113)相对应,所述两块卡块(122)与插板(121)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板(11)和第二内衬板(12)的结构均包括第一防腐蚀层(13)、防水层(14)和第一底板(15),所述防水层(14)设于于底板的表面,防水层(14)的结构包括热可塑性薄膜层(141)和基础层(142),所述热可塑性薄膜层(141)和基础层(142)通过加压热融结合,所述防腐蚀层设于防水层(14)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入口防腐内衬(2)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二防腐蚀层(21)、耐高温层(22)和第二底板(23),所述耐高温层(22)采用耐高温涂料涂抹在底板的表面,耐高温层(22)的厚度设置为2~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蚀层(13)和第二防腐蚀层(21)的结构包括面涂层(a)、中涂层(b)和底涂层(c),所述底涂层(c)采用环氧铁红金属涂料涂刷在耐高温层(22)的表面,所述中涂层(b)采用环氧云铁防锈涂料涂刷于底涂层(c)的上端面,所述面涂层(a)采用纳米复合涂料涂刷在中涂层(b)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5)和第二底板(23)的厚度设置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入口防腐内衬(2)的上端面与塔壁防腐内衬(1)的下端面进行连接固定,塔入口防腐内衬(2)的下端延伸至电除尘塔(10)的下端面,且包裹住电除尘塔(10)下端的外周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出口防腐内衬(3)的结构和形状与塔入口防腐内衬(2)的结构和形状一致,塔出口防腐内衬(3)的下端面与塔壁防腐内衬(1)的上端面进行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电除尘塔壁防腐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入口防腐内衬(2)、塔壁防腐内衬(1)、塔出口防腐内衬(3)之间通过黏合剂进行黏合,且它们的连接处表面均涂有防腐蚀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华宝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华宝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431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铁颗粒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平转左右换向的线缆管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