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内障手术辅助托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38709.7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雯;倪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雯;倪爽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红斐;吴小丽 |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内障 手术 辅助 托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辅助托举器,包括导管、手柄、托举部和驱动部,所述导管两端相贯通;所述手柄与所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后端相连接;刚性的所述托举部具有弹性,且插设在所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前端内;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手柄上,且与所述托举部相连,以驱动所述托举部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从而向所述导管内缩进或滑出所述导管;所述托举器只需要切开2mm微切口,即可将缩进后的所述托举部伸入眼球内将半脱位下垂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托回水平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切口的整体囊内摘除方法需要将切口扩大至5mm以上,导致患者手术损伤较大且术后不适的技术问题,避免了传统大切口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辅助托举器。
背景技术
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是富有弹性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晶状体外包以透明的被囊,晶状体悬器的紧张度受睫状肌的调节,晶状体悬器放松,被囊舒张,晶状体凸度增加,晶状体悬器和被囊紧张则晶状体凸度减小。老年人晶状体的弹性减退,因而对观看远近物体的调节力降低。晶状体浑浊,引起视力障碍,此时瞳孔内呈白色,称白内障。
当外伤或者先天原因导致晶体悬韧带断裂,则会出现晶体半脱位甚至全脱位,严重的晶体半脱位合并白内障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晶体半脱位手术方式基于常规白内障摘除术,需要使晶状体位于较为水平位置方可进行,发生严重晶状体半脱位时,由于晶体下垂于玻璃体腔内无法进行后续手术操作。
如果碰到大范围的晶体半脱位或晶体下垂于玻璃体腔内,目前只能将脱位晶状体做一个约5mm大切口的整体囊内摘除(ICCE),或者使用后段晶状体玻璃体联合切割技术将晶状体核、皮质以及囊袋一并切除。大切口的整体囊内摘除方法需要将切口扩大至5mm以上,手术损伤较大,术中容易伴随玻璃体脱出,脉络膜出血,虹膜损伤等并发症,且大切口术后会残留较大的角膜散光以及严重的术后眼球不适感。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切口的整体囊内摘除方法需要将切口扩大至5mm以上,导致患者手术损伤较大且术后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辅助托举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切口的整体囊内摘除方法需要将切口扩大至5mm以上,导致患者手术损伤较大且术后不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内障手术辅助托举器,包括:
导管,两端相贯通;
手柄,与所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后端相连接;
刚性的托举部,具有弹性,且插设在所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前端内;
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手柄上,且与所述托举部相连,以驱动所述托举部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从而向所述导管内缩进或滑出所述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控制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管内,且所述控制杆的前端与所述托举部相连;
滑槽,开设在所述手柄上,且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推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推钮与所述控制杆的后端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控制杆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导管长度方向延伸,环绕形成边缘光滑的封闭形状并与所述控制杆的前端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前端向一侧弯曲,所述导管的后端固定插设在所述手柄内,且所述导管的前端与所述导管后端之间的夹角为 10~30°。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器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雯;倪爽,未经徐雯;倪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8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