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种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34374.1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鲜盛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 地址: | 6506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栽培 培养 发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种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槽;所述发酵槽呈卧式柱状,其具有一发酵腔室,在发酵腔室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由固定盘、搅拌杆以及转轴组成;所述固定盘平行布置有两个且贯穿两个所述固定盘固接有转轴,在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布置有多根搅拌杆;所述发酵槽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以后与轴承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端部穿过轴承以后转动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传统单一搅拌轴的方式,搅拌杆之间分散式的设计对于发酵物料的翻堆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料发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种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与培养料的好坏密切相关,用来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的材料应当含有食用菌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现有技术中,培养料在进行栽培前,培养料一般需经过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过程。一次发酵通常采用室外堆捂发酵,二次发酵室外室内进行的发酵都有,且在进行二次发酵装置时,往往还需要对发酵料进行翻堆。但现有的二次发酵装置,在发酵作业时,对发酵料翻堆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菌种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装置,在进行发酵作业时,可以充分的对发酵料进行翻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菌种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槽;所述发酵槽呈卧式柱状,其具有一发酵腔室,在发酵腔室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由固定盘、搅拌杆以及转轴组成;所述固定盘平行布置有两个且贯穿两个所述固定盘固接有转轴,在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布置有多根搅拌杆;所述发酵槽的两侧端部上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以后与轴承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端部穿过轴承以后转动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上的顶部设有投料口,发酵槽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所述投料口和出料口上均铰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拉手;对应所述出料口上的盖板在发酵槽上设有相应的锁扣件。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围绕着转轴外侧在固定盘之间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的截面呈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上设有支撑部,在支撑部的底端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酵槽的内腔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采用固定盘、搅拌杆以及转轴的设计方式,且转轴通过动力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进而带动固定盘和搅拌杆转动对位于发酵槽内腔的发酵物料进行翻堆。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传统单一搅拌轴的方式,搅拌杆之间分散式的设计对于发酵物料的翻堆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槽,2-发酵腔室,3-固定盘,4-搅拌杆,5-转轴,6-轴承,7-动力驱动机构,8-投料口,9-出料口,10-盖板,11-锁扣件,12-支撑部,13-底座,14-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鲜盛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鲜盛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4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平衡式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种简易型气动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