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防护装置的抛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33972.7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旭冷拉型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B24C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张丽丽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装置 抛丸 | ||
一种自带防护装置的抛丸机,包括箱盖,所述箱盖的内壁设置风机单元,所述箱盖连接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连接于入丸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连接于主轴,所述主轴连接于电机,所述主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连接于叶轮,所述叶轮连接于定向套,所述定向套通过管道连接于分丸轮,所述分丸轮连接于所述入丸口,所述箱体底部连接于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底部连接于吸尘单元,所述吸尘单元的底部连接于粉尘仓,所述粉尘仓的一侧设置出口,所述粉尘仓一侧内壁设置推杆,所述推杆连接于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防护装置的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的作用是去除工件表面的锈层、焊渣及氧化层,使工件的表面获得均匀一致的金属光泽,除此之外抛丸机的功能还在于使工件的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凹凸不平的效果,增加工件表面的密度,增大工件表面的摩擦系数及涂料附着力,用于提高工件的防腐效果及涂饰质量;
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式抛丸机的离心式喷头采用功率较大的鼓风机进行抛丸,导致机器内产生较大的风压,钢丸内长期会累积过多粉尘,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加上钢丸的撞击会导致粉尘四处飞扬无法进行收集从而导致抛丸机周边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较多的粉尘会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因此如何收集抛丸机的粉尘就成了本领域从业人员亟需研究的一项技术,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除尘机及布袋用来收集粉尘,但是由于布袋使用过程中狐疑堵死变脏清理起来极其麻烦,但是更换布袋会造成成本的浪费,使用成本过高,因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自带防护装置的抛丸机用于防止粉尘的四散及后期对粉尘的自动清理,不仅清理简单而且使用成本相比传统方式更加低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防护装置的抛丸机,包括箱盖,所述箱盖的内壁设置风机单元,所述箱盖连接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连接于入丸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连接于主轴,所述主轴连接于电机,所述主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连接于叶轮,所述叶轮连接于定向套,所述定向套通过管道连接于分丸轮,所述分丸轮连接于所述入丸口,所述箱体底部连接于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底部连接于吸尘单元,所述吸尘单元的底部连接于粉尘仓,所述粉尘仓的一侧设置出口,所述粉尘仓一侧内壁设置推杆,所述推杆连接于推板。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箱盖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铰链为两个均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叶轮包括叶片、螺孔及轴孔,所述叶片为弧形均匀环绕所述叶轮的表面,所述叶轮通过所述螺孔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主轴连接于所述轴孔。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于底板,所述吸尘口连接于所述底板。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管道的切面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粉尘仓的出口为圆形且该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管道的直径。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圆形,所述通风孔三个一组,所述箱体一个侧面设置两组通风孔。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螺孔为四个且该螺孔均匀排列在所述轴孔圆边外侧。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推板为矩形且所述推板贴合所述粉尘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效果好,清理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抛丸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旭冷拉型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旭冷拉型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3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