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踝关节术后辅助恢复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33185.2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游贵宣;黄蕾;李明慧;向恒宇;王定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付倩 |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踝关节 术后 辅助 恢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关节术后辅助恢复训练器,包括固定于小腿部的腿套和固定于脚踝的足套,腿套和足套均为可开合调节的环形绳带,腿套与足套之间弹性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腿套、足套可拆卸连接;足套下方连接有踏板,踏板下方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可拆卸固定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腿套和足套分别套于小腿和足部,即可开始训练,结构简单、轻便,便于携带和收纳,使用方式更加方便,同时弹性件可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腿部力量大小进行更换,使用人群更加广泛,通过固定座固定于地面上,能够使脚踝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训练,避免脚踝以内翻或者外翻的姿势训练导致受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辅助训练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踝关节术后辅助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踝关节术后,患者的踝关节无法在短期内完全康复,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进行背屈、跖屈训练,大量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借助辅助训练器具以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恢复,常规的踝关节辅助器具结构较为复杂,比较笨重,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对于小孩子或者中老年人使用起来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加重踝关节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踝关节术后活动度恢复辅助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踝关节术后辅助恢复训练器,包括固定于小腿部的腿套和固定于脚踝的足套,腿套和足套均为可开合调节的环形绳带,腿套与足套之间弹性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腿套、足套可拆卸连接;足套下方连接有踏板,踏板下方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可拆卸固定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腿套和足套分别套于小腿和足部,即可开始训练,结构简单、轻便,便于携带和收纳,使用方式更加方便,同时弹性件可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腿部力量大小进行更换,使用人群更加广泛,通过固定座固定于地面上,能够使脚踝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训练,避免脚踝以内翻或者外翻的姿势训练导致受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固定座底部连接有吸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固定在地面,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固定座摇晃。
进一步,弹性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腿套可拆卸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足套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腿部力量大小,进行更换不同拉力强度的弹性件。
进一步,腿套包括绳带,以及将绳带两端可拆卸相连的第二连接件;足套包括绳带,以及将绳带两端可拆卸相连的第二连接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便于根据不同患者的腿部粗细和长短进行调节,使用人群范围更广。
进一步,腿套与皮肤相接触的一侧设有海绵垫,足套与皮肤相接触的一侧设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腿部皮肤很好的进行保护,避免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使腿部造成勒痕和擦伤。
进一步,弹性件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腿套和足套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使患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弹性伸缩更加稳定,避免一侧受力过大而造成肌肉损伤。
进一步,弹性件为弹力绳或弹力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弹性件的弹性伸缩时夹伤皮肤和腿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参考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未经西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3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余热回收空气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内卷式PP塑料焊条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