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28948.4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波;田立柱;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皋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1/78 | 分类号: | H01G11/78;H01G2/08 |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茹华锋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电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铝壳,铝壳上设有用于密封开口的胶塞,铝壳内设有芯包,芯包上设有两根引针,引针的上端穿过胶塞并导出至铝壳的外部,铝壳内设有内壳,内壳将铝壳的内部分割成内外两个空腔,芯包位于内壳内部的空腔内,内壳外部的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内壳和铝壳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不易爆破,电解液不易外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电容器。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又名电化学电容,双电层电容器、黄金电容、法拉电容,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的一种电化学元件。它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电源,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主要依靠双电层和氧化还原赝电容电荷储存电能,但在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因为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超级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若不及时散发出去,很容易造成电容器内部压强增大,从而引起电容器爆炸,外溢的电解液会对其余元器件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电容器爆炸后的安全性进行提高,及时对电容器进行降温以及避免爆炸后的电解液外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电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电容器,包括上端开口的铝壳,铝壳上设有用于密封开口的胶塞,铝壳内设有芯包,芯包上设有两根引针,引针的上端穿过胶塞并导出至铝壳的外部,铝壳内设有内壳,内壳将铝壳的内部分割成内外两个空腔,芯包位于内壳内部的空腔内,内壳外部的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内壳和铝壳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
冷却液为水或冷却油。
内壳所用材料为铝。
内壳底部距离铝壳的底部一定距离,内壳上设有泄压槽,泄压槽位于内壳底部的中心位置。
泄压槽为“十”字型结构。
支撑件为隔板,隔板的上部设有与内壳的底部连接的凸环,泄压槽位于凸环围成的圆内,隔板距离铝壳的底部一定距离。
铝壳上设有用于卡紧胶塞的第一束腰。
胶塞的上方通过密封层与铝壳密封,铝壳上还设有第二束腰,第二束腰位于第一束腰的上方。
铝壳的上端向内翻折形成内翻边,内翻边与胶塞紧配合。
内壳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块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内壳将铝壳内部的区域隔断成内外两个空腔,在外空腔内灌入冷却液,当内空腔内的电解液温度升高时,传导至冷却液内,进行热量传递,从而降低电解液的温度,保证铝壳内气压稳定;
2、当冷却液温度升高后,导致其体积增大,泄压槽处进行定向爆破,溢出的电解液流入隔板与铝壳围成的空腔内,防止电解液溢出至铝壳的外部污染其他的元器件,使得本结构更加安全;
3、在铝壳内壁设置若干散热片,及时将铝壳中心处的热量导出至铝壳处,并通过铝壳散发至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壳和凸环配合仰视图;
图中:铝壳1、第一束腰11、第二束腰12、内翻边13、泄压槽14、引针2、芯包3、散热片4、胶塞5、密封层6、内壳7、隔板8、凸环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皋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皋德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28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负离子灯镜控制装置及智能负离子灯镜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快速散热的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