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18893.9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9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雷飞叶;高峰;张要枫;赵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正极 流体 材料 | ||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包括基材层、铝镀层和外镀层,所述基材层的正反两面镀有铝镀层,铝镀层的外侧面涂有外镀层;本材料具有全新的结构,既可以增加正极集流体的比表面积,也可增加材料与电解液接触的活性位点,进而有效提升了正极集流体材料的压实密度和电极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为减轻锂电池正极集流体的重量,锂电池正极集流体的制造方式多为在PET、PE、PP、PPS、PA等轻质基材的表面蒸镀一层铝金属,采用此类方式制作而成的正极集流体,既满足了良好的导电性能也减轻了整体重量,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缺点:
1、正极集流体的生产效率较低,每卷膜材需反复蒸镀近40遍,导致锂电池产品的整体生产耗时延长且效率降低;
2、铝镀膜层从真空生产设备中取出后会与空气接触并被氧化,而被氧化而成的氧化铝在常温状态下不导电,导致集流体的整体导电性降低;
3、铝镀膜层的粘黏性较差,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脱落,导电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该材料具有全新的结构,既可以增加正极集流体的比表面积,也可增加材料与电解液接触的活性位点,进而有效提升了正极集流体材料的压实密度和电极的体积能量密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包括基材层、铝镀层和外镀层,所述基材层的正反两面镀有铝镀层,铝镀层的外侧面涂有外镀层。
优选的方案中,基材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苯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方案中,铝镀层通过在基材层的正反两面蒸镀铝膜而形成,铝镀层的厚度控制在0.8μm~1.2μm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外镀层采用磁控溅射的喷涂方式涂在铝镀层的外侧。
优选的方案中,外镀层的材质为泡沫镍,外镀层的厚度控制在10nm~50nm之间。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材料通过在铝镀层的外侧涂覆外镀层,能有效减少铝层的氧化,并提高复合集流体的导电性;
2、泡沫镍材质的外镀层能有效抑制了铝层脱落,提高集流体的安全性能;
3、采用本材料能有效减少极板材料的少蒸镀次数,在提高了电池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镀层1、铝镀层2、基材层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材料,包括基材层3、铝镀层2和外镀层1,所述基材层3的正反两面镀有铝镀层2,铝镀层2的外侧面涂有外镀层1。
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基材层3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苯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作而成,采用此类材料的原因在于该材料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较高的稳定性,能够使正极集流体材料的整体质量降低,并提高锂电池产品的最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8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液晶支架
- 下一篇:一种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