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会厌反转复位的喉显微无创弯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15968.8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林;周美年;庄佩耘;李湘平;蔡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曹卫良 |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会厌 反转 复位 显微 无创弯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会厌反转复位的喉显微无创弯钳,包括:钳杆、传动杆、传动支杆部、第一钳头、第二钳头、固定柄、按压柄;该无创反咬钳的钳头相较于现有直型连接的钳头设计,改进设计成140‑160°调转的连接方式,在相同方向的送入钳子后可以试下钳头对组织的反咬,尤其针对会厌的位置特性,可以使医生在操作时无需特别调转方向即可实现对会厌的夹持;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反咬钳除了可以对会厌部进行夹持外,还可使用在喉部黏膜瓣及喉部肿块的夹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喉部检查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会厌反转复位的喉显微无创弯钳。
背景技术
会厌为会厌软骨被覆粘膜形成,为喉部的活瓣;以会厌软骨为基础面覆以黏膜;它位于舌根和舌根体后上方,具有弹性和韧性;会厌是喉部的活瓣,说话或呼吸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则向下,盖住气管,使食物或水不至于进气管之内;在利用喉镜对喉部进行检查时,如果会厌部向后下反转关闭喉入口,那么喉镜无法或很难暴露到喉内部的视野,导致喉腔或声门暴露困难,无法完成检查及手术操作;目前医生解决的方式是利用喉显微钳等工具对会厌进行夹持,但是由于会厌位置关系,而喉显微钳的钳头是直型,无法反向夹持,所以无法对会厌进行有效夹持,使其打开喉入口,方便喉镜暴露喉内部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会厌反转复位的喉显微无创弯钳;该无创反咬钳的钳头相较于现有直型连接的钳头设计,改进设计成140-160°调转的连接方式,在相同方向的送入钳子后可以实现钳头对组织的反咬,尤其针对会厌的位置特性,可以使医生在操作时无需特别调转方向即可实现对会厌的夹持;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会厌反转复位的喉显微无创弯钳,包括:钳杆、传动杆、传动支杆部、第一钳头、第二钳头、固定柄、按压柄;所述钳杆后端固定连接固定柄,固定柄与按压柄铰接,钳杆内可前后移动的安装一根传动杆,传动杆前端与传动支杆部铰接,传动支杆部前端再分别连接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传动杆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按压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是在钳杆内专门开设的传动杆槽内左右移动,传动支杆部由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组成,其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右端与传动杆的前端铰接,左端分别与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右端铰接,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交叉后通过销轴铰接,销轴通过上下两根连接部与钳杆开口端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柄和按压柄是通过铰接部相互铰接;在铰接部上方有弹性部连接在固定柄和按压柄之间;
优选的,所述按压柄上连接一根弧形的限位杆,限位杆穿过固定柄且通过固定柄上的限位钮对限位杆锁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均反转140-160°连接在第四支杆和第三支杆的左端;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上有防滑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喉显微钳其钳头为140-160°调转方向连接,钳子按照正常方向进入后可实现反咬操作,尤其适用于对会厌部的反咬夹持,操作顺手,无需特别调整方位;且夹持后通过限位杆将夹持状态锁定,方便医生通过钳子移动会厌部,使喉部充分暴露,为医生喉镜检查提供完整的喉部视野;钳头的设计的防滑齿状结构可以在夹持时可以起到防滑脱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反咬钳除了可以对会厌部进行夹持外,还可使用在喉部黏膜瓣及喉部肿块的夹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5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型清扫滚筒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底座的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