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渐变3D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及制作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15764.4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峰;孙凯明;吴伟澎;钟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60R13/02;B60R13/04;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郑风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渐变 纹理 金属表面 装饰 制作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3D渐变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包括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成型件和通过注塑力形成于成型件一侧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外表面在注塑时通过模具成型有3D纹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渐变3D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及制作模具,金属板注塑件之间连接紧密,而且不易压伤,此外直接在模具内成型3D纹理,解决滚压后金属板纹理与模具纹理不好对应放置问题,同时能明显提高金属板成型后的纹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渐变3D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及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迅速成为了社会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汽车装饰件也日益新颖、外表面也越来越复杂。
汽车装饰件的外表面采用渐变3D纹理的金属表面是现有的发展趋势,即在注塑件的表面再安装金属表面,使得外观以金属表面的形成呈现,目前渐变3D纹理的金属表面开发,需要对金属板先滚压,预成型成3D纹理的金属板,然后再将金属板与注塑件进行结合,为了防止这种纹理在注塑过程中被压平,通常在定模型腔面加工相应的纹理结构,从而可在注塑成型后在金属板上形成相应的纹理。但该方案对于分布比较密集的纹理,存在金属板纹理与定模型腔不易放置,且金属表面问题易产生因为纹理未对应造成的压伤,纹理错位等一系列缺陷,影响金属表面成型后的纹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具备渐变3D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及制作模具,金属板注塑件之间连接紧密,而且不易压伤,此外直接在模具内成型3D纹理,解决滚压后金属板纹理与模具纹理不好对应放置问题,同时能明显提高金属板成型后的纹理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D渐变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包括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成型件和通过注塑力形成于成型件一侧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外表面在注塑时通过同一模具成型有3D纹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板的内表面具有胶膜。
用于制作具备渐变3D纹理金属表面装饰件的模具,包括模具前部和模具后部,所述模具前部的一侧具有3D纹理区,所述模具后部的相对侧具有型芯侧,所述模具前部和模具后部闭合后,所述模具前部和模具后部之间构成模具成型部,所述模具前部具有3D纹理区的一侧还安装有金属板,所述模具后部设有与模具成型部连通的注塑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过模具前部的一侧设置3D纹理区,使用时,将将金属板放置于模具前部的一侧,再进行合模,通过模具后部向模具成型部内注射液态的热塑性注塑材料,液态的热塑性注塑材料会与金属板的一侧相接触,并通过注塑压力推动金属板的另一侧与模具前部的3D纹理区相接触,从而使得金属板的该侧能够成型3D纹理表面,并且热塑性注塑材料同时能够成型,使得成型件与金属板能够粘合成型,使得最终的成型件上能够具有3D纹理金属表面,解决滚压后金属板纹理与模具纹理不好对应放置问题,同时能明显提高金属板成型后的纹理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模具前部上设有定位销,金属板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模具前部。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将金属板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模具前部的3D纹理区通过激光镭雕技术加工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板的整个外表面定位在模具前部的一侧。通过上述改进,能够金属板上能够完整成型3D纹理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金属板厚度为0.3毫米。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金属板上3D表面成型效果同时保证表面不破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金属板的后表面具有胶膜,使得与注塑材料粘合成型。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金属板与注塑材料之间的连接效果,最终的成型件与金属板形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5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