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固定式侧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14920.5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9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焘;吴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周湛湛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固定 侧翼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固定式侧翼结构,包括设置于车辆第三排座椅座垫骨架两侧的侧翼结构本体,所述侧翼结构本体的上端与侧围搭接,下端与座椅安装脚连接,内侧与座椅部分相连接,与座椅造型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侧翼结构简单,无需特殊工装即可装配在座椅上,不影响整车厂装配座椅流程,操作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固定式侧翼结构,属于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拥有三排座椅的中大型SUV由于整车尺寸和内饰空间受限,客户乘坐第三排座椅时会显得比较拥挤。一般第三排座椅两侧若搭接在侧围上,则第三排座椅无法放平,后备厢空间很小;若与侧围存在间隙(满足座椅运动间隙),致使乘坐空间减小。
由于第三排座椅乘坐有限,客户臀部坐在此间隙处,舒适性极差(三排三人座椅尤为明显),影响客户体验及第三排座椅实用性。同时遇到座椅与侧围间隙小,无法使用活动侧翼,与座垫同步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提高舒适性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座椅固定式侧翼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固定式侧翼结构,包括设置于车辆第三排座椅座垫骨架两侧的侧翼结构本体,所述侧翼结构本体的上端与侧围(6)搭接,下端与座椅安装脚(8)连接,内侧与座椅(7)部分相连接,与座椅造型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侧翼结构本体包括固定式侧翼(1),前支架(2),后支架(3),前底板(4)及后底板(5),所述侧翼的正面具有与座椅一致的弧度,其背面通过卡接结构与前、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架、后支架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前底板、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底板、后底板与座椅安装脚(8)底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侧翼背面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两处卡接孔,通过卡接孔与前、后支架上的钣金凸台装配后构成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架(2)及后支架(3)均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立板上端设有与所述卡接孔相配合的钣金凸台,所述立板的下端具有折弯以形成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开有用于连接前、后底板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钣金凸台的上端为斜切面,下端为垂直平切面。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下方及固定面的两侧边均设有保证固定式侧翼支撑强度的金属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侧翼为塑料件,其上具有用以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性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发泡、真皮或PVC。
进一步的,当座椅处于翻折状态时,所述固定式侧翼(1)不运动,保持原有的高度和状态,当座椅向下运动时,处于两侧固定式侧翼中间,当座椅完全放平后,座椅靠背后侧与固定式侧翼上端齐平。
相对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侧翼具有结构简单,无需配套更改其他车内零部件,无需特殊工装,安装时与座椅一同进入车内安装,不影响整车厂装配座椅工序,座椅两侧侧围和车身钣金无需做任何配套更改或者增加配套零件。本实用新型扩大了三排座椅乘坐空间等优势,提升乘坐舒适性的同时不影响座椅放平功能,不仅满足用户对乘坐空间和舒适性等要求,同时也提升了行李箱空间。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侧翼结构示意图,(a)为固定式侧翼的正视图,(b)为固定式侧翼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架结构示意图,(a)为前支架的正视图,(b)为前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架结构示意图,(a)为后支架的正视图,(b)为后支架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底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4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研究植物群落光合或群落呼吸的折叠罩
- 下一篇:一种均匀搅拌的制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