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13465.7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火灾 消防 烟雾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包括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吸烟机构和吸收过滤机构,吸收箱的内部盛装有自来水,吸收箱的底端设置有滚轮,吸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收箱右侧壁的进风管,进风管位于吸收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气盘,分气盘的表面开设有分气孔。该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通过设置吸风机构,通过引风机转动,将吸收箱内部抽取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外部的烟雾和空气由进风管进入吸收箱内部,在分气盘和分气孔的作用下,大团空气细分为小气泡,空气与水进行充分混合,空气中的灰尘溶于水中,并在过滤网板的过滤作用下进行拦截,从而达到了对火灾消防烟雾进行吸收和消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灭火过程中以及扑灭初期,火灾现场均存在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灰尘和有害气体被吸入人体内部,会对人体肺部造成较大的损伤,为了及时对这些烟雾进行消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包括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吸烟机构和吸收过滤机构,吸收箱的内部盛装有自来水,吸收箱的底端设置有滚轮,吸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收箱右侧壁的进风管,进风管位于吸收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气盘,分气盘的表面开设有分气孔,吸收箱的顶部嵌设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内壁设置有引风机,且引风机的出风端朝向吸收箱的外部,吸收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收箱内壁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中心处嵌装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的中心轴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叶片。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有集气罩,集气罩的内壁和出风管的出风端均设置有金属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分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分气孔等距开设在分气盘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从动叶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从动叶片呈圆周阵列等距设置在转动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清洁板,清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板进行清理的清洁刷毛。
优选的,所述吸收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水管,吸收箱的左侧壁底侧设置有排污管,吸收箱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把手、移动电源、控制器和观察窗,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液位刻度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通过设置吸风机构,通过引风机转动,将吸收箱内部抽取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外部的烟雾和空气由进风管进入吸收箱内部,在分气盘和分气孔的作用下,大团空气细分为小气泡,空气与水进行充分混合,空气中的灰尘溶于水中,并在过滤网板的过滤作用下进行拦截,从而达到了对火灾消防烟雾进行吸收和消除的目的,经过过滤后的空气从出风管排出。
2.该便携式火灾消防烟雾吸收器,在对空气中的烟雾进行吸收过滤的过程中,气体在自来水内部向上浮动,撞击在从动叶片表面,引动转动杆和从动叶片转动,进一步对自来水进行搅动,使空气与自来水混合更加的充分,且转动杆转动带动清洁板转动,清洁刷毛对过滤网板的下表面进行刷动,避免杂质造成过滤网板堵塞,达到了保持过滤网板通畅的目的,使该吸收器能够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3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